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教学的应用

作者

刘加蓉

四川省盐源县中学校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传授知识时不能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宣教,而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多维度发展。项目式学习法是一种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手段。教师可以多多设置实践探究活动,在项目式驱动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教育目的。

一、明确项目式研究主题

明确的项目式研究主题,是教师展开项目式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征,明确研究主题,并构建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拥有明确的方向,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的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比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原电池构造”的项目式研究主题,让学生们先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原电池的用途,尝试用该课学习到的知识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在化学反应中对能量变化进行探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多个项目式研究小组,并设置三组对照实验。第一组要将芯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第二组要将芯片与铜片连接,并插入稀硫酸溶液当中,再用导线连接。第三组要将芯片和铜片通过导线接电流表,然后再将实验材料加入稀硫酸溶液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原电池的构成要素,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完成项目实验探究过程。

二、分解项目式学习任务

项目式教学法有着以任务为驱动的特征,它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目标,有效分解项目式学习任务,使学生们能够在组内分工协作当中完成探究任务,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铁盐和亚铁盐”为项目式探究主题,设置分解式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展开实验探究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段视频内容,展示硫酸亚铁补铁胶囊和硫酸铁净水剂,帮助学生们了解铁盐的应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亚铁是铁元素的中间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等知识点。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展开项目式探究活动。教师要有效分解学习任务,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中使用到的材料,然后再让学生们展开实验操作过程,选择合适的氧化剂、还原剂,证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们填写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操作过程。该分解式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有条理的完成项目式研究过程,进而锻炼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

三、展示项目式研究成果

项目式研究成果的展示环节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梳理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综合表现进行有效的教育评价。项目式研究成果展示作为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最终环节,也可以达到巩固教育成果的目的。教师也可以根据项目式课题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延伸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生活,进行知识的查缺补漏,继而开拓个人的学习视野,强化个人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相关课程的教育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们了解相关化学物质的性质教师可以设置项目式研究活动,让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实验材料,研究Na2O2 与 CO2 的反应现象。教师同样需要根据学生们的综合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再让学生进行研究设计,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探究任务。学生们需要详细记录实验信息,包括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等。学生们可以在实验报告当中进行信息汇总,复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在实验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派 1~2 名代表,依据实验报告中的信息内容,讲解小组研究成果。教师可以认真观察学生们的表现,给出明确的评价内容。教师还可以让不同的项目式研究小组相互打分,最终决出优秀的项目式研究小组,由教师颁发奖品。这种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展开反思和知识汇总过程,继而强化对该课程化学知识的印象[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学科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明确项目式研究主题,有效分解项目式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展示项目式研究成果,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峰 .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J]. 学周刊,2023(17):85.

[2]陈诚,李康,刘影,等.高中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项目式教学——探秘膨松剂[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