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核心素养视角下彝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苏呷日呷

布拖县清澈学校 616350

核心素养就像语文教育的“根”,语言能力是吸收养分的“根须”,思维品质是向上生长的“主干”,审美情趣是点缀的“花叶”,文化认同则是深扎土壤的“根基”。在彝区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这棵“素养之树”要长得好,就需要用彝族的“文化沃土”来滋养。彝区的孩子从小听着彝语童谣、看着山间的索玛花长大,他们的认知里藏着太多能和课本对话的元素。阅读教学要是能把这些元素用起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能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课堂实践。文章从三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如何更好地让彝区的阅读教学既守得住语文的本质,又接得住民族的地气。

一、挖掘彝族文化符号,在文化联结中夯实语言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彝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符号,如彝族谚语、童谣、传说等,这些都是培育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宝贵资源。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时,他们的语言学习动机更强,理解也更深刻。正如彝族谚语“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语言学习只有扎根于文化土壤,才能长得扎实。教师可将彝族文化符号与课文内容建立联结,引导学生在对比、迁移中积累语言素材,理解语言内涵,让语言学习既有“语文味”,又有“民族味”。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拍手歌》时,课文通过“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真奇妙”的节奏,让学生认识动物。教师可以引入彝族童谣《数动物》,其歌词大意:“山上的麂子跳,林中的画眉叫,河边的鱼儿游,彝家的孩子笑”,先带领学生拍手唱童谣,感受其中的节奏和动物名称。然后引导学生对比:“童谣里的动物和课文里的动物,说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现童谣里用“麂子”“画眉”,课文里用“孔雀”“锦鸡”。接着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把童谣里的动物编进去:“你拍三,我拍三,麂子山上跑得欢;你拍四,我拍四,画眉林中唱得妙。”在文化符号的联结中,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丰富,运用也更灵活。

二、创设彝区生活情境,在体验互动中发展思维品质

“思维从具体经验开始”,彝区的生活场景,如田间劳作、节庆活动、山间放牧等,是学生最熟悉的经验库,能为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提供鲜活的素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在主动参与和体验中实现的。正如“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体验课文内容,能促使他们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师可根据课文主题创设模拟的彝区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做、说、思”中理解文本,发展分析、概括、迁移等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蜜蜂》时,课文讲述法布尔通过实验发现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彝区孩子大多有跟着大人放牛羊的经历,知道动物认路的本事。教师可以创设“帮阿爸找丢失的羊群”情境:

让学生分组讨论“羊群可能去哪里了”“怎么找到它们”,模拟“顺着脚印找”“在山顶喊”等彝区常见的找羊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我们找羊群的办法,和法布尔研究蜜蜂的办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发现都需要“观察”“尝试”“总结”。在情境体验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实验”的含义,更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分析问题,思维品质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三、融合彝族艺术元素,在审美体验中培育文化认同

“美是文化的灵魂”,彝族的歌舞、刺绣、绘画等艺术元素,充满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是培育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重要载体。美育专家认为,审美教育应从学生熟悉的文化艺术入手,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美、认同美。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彝区的艺术元素承载着彝族的文化基因,能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文化共鸣。教师可将彝族艺术元素融入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欣赏、参与、创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增强文化认同。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时,其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之美。教师可以引入彝族刺绣中的“生活场景图”,如绣有房屋、牛羊、索玛花的纹样,先让学生欣赏刺绣:“这些图案里有哪些我们熟悉的东西?它们美在哪里?”学生发现刺绣里的“土掌房”“羊群”和课文里的“乡下人家”一样,都透着生活的气息。然后播放彝族《生活歌》,让学生一边听歌曲,一边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再试着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彝家小院”。有学生画了“院子里晒着荞麦,阿爸在修月琴,阿妈在绣腰带”。在艺术元素的融合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课文的美,更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彝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立足“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的综合目标,有效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符号夯实语言基础、创设生活情境发展思维品质、融合艺术元素培育文化审美等一系列教学措施,让阅读教学更加贴合彝区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进一步实现核心素养与民族特色的深度融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彝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实践范式,还能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断成长为兼具语言能力、思维智慧与文化自信的民族未来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王涂伟 . 浅析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卓营乡西泥沟小学语文阅读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8):266-268.

[2] 马丽丽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5(23):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