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探析

作者

黄全

徐闻县锦和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133

摘要:本文围绕湛江市徐闻县乡镇中学初中体育教学展开,深度剖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内在成因,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维度提出解决措施与实施路径,旨在激发乡镇中学学生体育兴趣,培育其终身体育意识,提升体育核心素养,为乡镇中学体育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核心素养;

一、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关键目标。对于湛江市徐闻县乡镇中学而言,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制约,体育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然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对乡镇中学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能塑造坚韧意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契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时代诉求。

二、初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教学资源匮乏

徐闻县乡镇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相对匮乏。学校体育场地有限,部分场地设施陈旧、功能单一。以足球场为例,可能仅为简易草地,无标准划线和专业设施,难以开展规范的足球教学与比赛。体育器材不仅数量不足,且老化、损坏严重,像篮球、羽毛球拍等器材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学生日常教学与练习需求 。这主要归因于乡镇中学教育经费投入有限,资金优先倾斜于主科教学资源,对体育教学资源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育硬件设施更新与补充滞后。

2.2 学生体育基础差异显著

学生体育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缺失,基本运动技能,如跑步姿势、跳跃技巧、球类运动基础动作等掌握薄弱 。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积累了一定运动经验。这种显著差异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难以制定统一教学进度与目标。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新体育技能时困难重重,易产生自卑与厌学情绪;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觉教学内容缺乏挑战性,无法满足学习需求。这源于乡镇小学体育教育发展不均衡,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教学质量与课时难以保障。

2.3 教学观念滞后

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传统,过于侧重体育技能传授,忽视学生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填鸭式”,教师示范后学生机械模仿练习,课堂互动不足,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这种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被动学习,难以领悟体育的价值与乐趣。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禁锢,对体育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学习与了解不足,缺乏教学创新意识。

2.4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单一,主要以学生体育技能考核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忽视学生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体育品德等方面 。例如学期末体育考核,仅依据跑步速度、跳远距离等技能指标评定成绩。这种片面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与成果,难以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原因在于学校对体育教学评价重视不足,未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与方式。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解决措施与方法路径

3.1 整合与拓展教学资源

积极争取学校与社会支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改善体育教学硬件条件。学校可向教育部门申请专项体育经费,用于建设标准化体育场地、购置新型体育器材。同时,加强与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寻求赞助。比如与周边工厂合作,获取资金购置一批高质量篮球、足球等器材。此外,充分利用乡镇自然环境与现有资源开展体育教学。利用周边田野、山坡组织学生进行越野跑、定向越野等活动,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弥补场地器材短板。在一次越野跑教学中,教师提前规划路线,详细讲解越野跑注意事项与技巧,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跑步乐趣,对体育的兴趣大幅提升。

3.2 实施分层教学

依据学生体育基础与身体素质实施分层教学。教学前,通过体育技能测试与身体素质评估,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差异化教学目标与内容。基础层注重基本体育技能学习与身体素质提升,如篮球教学中重点教授运球、传球等基础动作;提高层在掌握基本技能基础上,开展战术配合与技能综合运用学习;拓展层则进行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与赛事训练,如篮球比赛战术分析与实战演练。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根据进步情况调整层次,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3.3 创新教学方法与理念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将体育技能融入趣味游戏。足球教学中组织“足球九宫格”游戏,在球门上设置九个得分区域,学生射门命中不同区域获不同分值,学生在游戏中提升射门技能。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播放体育赛事视频、动画演示等,直观展示体育项目规则与技巧 。如体操教学时,播放专业体操运动员比赛视频,展示标准动作与优美姿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需求与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自主学习。

3.4 完善评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涵盖体育技能、学习态度、参与度、进步幅度与体育品德等方面 。学习态度方面,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是否积极主动;进步幅度方面,对比学期初与学期末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变化;体育品德方面,评价学生在体育比赛与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规则遵守情况等。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排球教学单元结束后,教师先对学生排球技能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收获,最后学生互评,相互指出优点与不足。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四、结论

在湛江市徐闻县乡镇中学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需直面现存问题,从多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与方法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分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能够逐步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未来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持续探索与改进教学策略,以适应乡镇中学学生特点与需求,为学生终身健康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明.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20(5):95- 100.

[2]王丽丽.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30):78- 80.

[3]刘悦.多元化评价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J].体育教学,2017(9):48-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