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文化融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研究
刘梅
惠州市惠城区荷乡实验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
1. 游戏材料单一
目前东江文化元素的游戏材料种类单一,难以满足所有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未来可以增加更多种类、更多功能的游戏材料,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的幼儿。活动空间文化氛围不足
虽然幼儿园已经尽量利用现有场地设置东江文化游戏区域,但部分区域仍没有充分利用。未来可以考虑调整户外活动场地或与其他文旅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教师指导不足
部分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不够充分,影响了游戏效果。未来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和专业素养。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针对目前传统文化逐渐的缺失、幼儿园教育中本土传统文化缺乏等问题,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关于东江文化的户外自主实践的探索研究,经历了“茫然困惑—实践探索—理清思路—成果推广”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困惑阶段
教师们习惯了以认知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对于本活动所提倡的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释放幼儿的天性,突出对本土东江文化“情感”的培养,感到茫然。
教师们对于“东江文化”的内涵海容外延的把握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幼儿及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东江文化”相关活动存在质疑。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阶段
教师们收集与东江文化相关的资料、走访各个文化馆学习,将资料分类整理,筛选出适合幼儿园开展的相关内容。活动之初,教师们着手设计关于东江文化的主题,构架了活动网络图,在户外游戏场地进行了东江文化元素的材料添加。第三阶段:理清思路再思考
通过学习培训,教师们更加有意识的从幼儿的行为变化中观察幼儿情感流露;注重幼儿在活动和游戏过程中的体验,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在游戏中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成果应用及推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关于东江文化融合与户外自主游戏的相关策略。在本园对全体教师进行活动策略的培训、指导、经验分享,通过论文、经典案例、教师随笔、等与其他园区老师进行分享交流。
三、游戏实施具体内容(1)东江文化项目分类
东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等,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适合与幼儿园活动相连接的内容筛选出来,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去。其中,筛选应用东江客家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东江流域的山水田园风光、罗浮山中医药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融入游戏中,增加游戏的文化内涵。
(2)户外自主游戏区东江文化游戏项目实施
根据幼儿园户外场地布局,分别从游戏场地需求、东江文化环境创设两个层面进行游戏区域划分、游戏项目实施,并投放相对应的游戏材料。
开设表演区、建构区、综合区、沙水区、角色扮演区,观赏区等多个户外游戏区域。其中在表演区,提供武术、舞龙、舞狮、渔歌、童谣的服装、音乐、道具等材料。根据幼儿园原生态的地理环境,开设鹅城中医馆区域,提供各种中草药包、各种中草药卡片、桌椅、医用道具等;擂茶馆和东坡茶室提供了擂茶钵;碗、茶柜、茶具、茶壶、各种茶叶、东坡诗集、乘凉扇等;东江知味馆和豆腐坊提供灶台、切菜台、案板、一次性碗、筷子、盘子等厨具、客家围裙、米饼磨具、石墨两台,豆腐磨具 2 套、各种豆子、蔬菜等。在种植区提供各种种植工具和中草药的种子,例如:艾草、车前草、萝卜籽、薄荷、紫苏、枸杞、马齿苋、等。幼儿和老师一起种植,体验种植的乐趣,认识常见的中草药,也可以与中医馆联动游戏进行中药研磨、售卖的游戏。
(3)指导策略
1. 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
给予幼儿自主权: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应尽量减少干预,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伙伴和游戏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进行创造。
引导幼儿尝试新玩法: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去,并通过提问、师范、示弱等方式,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鼓励幼儿解决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尝试解决问题。2. 教师指导
观察与分析:教师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应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水平,为后续的指导依据。
适时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或需要引导时,教师应适时介入,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幼儿的发展。思维共享: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分享、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进一步推进游戏发展。
四、研究成果
(一)打造独具东江文化特色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
在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入东江客家民俗文化、东坡寓惠文化、罗浮山中医药文化、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打造多元化的户外自主游戏间,形成了以东江小舞台、东江乐园、东江创意坊、东江沙水四大板块为主的特色游戏场所。
利用幼儿园的户外空间,如草地、沙池、小山坡等,模拟东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创设出如搭建客家围屋模型、设置渔网捕捉小鱼的场景。创设东坡茶室,打造了多个传承和弘扬东坡寓惠文化的重要场景。将东江山水风光、田园风光应用于游戏场景布置,将罗浮山医药文化、惠州西湖风景名胜融入到环境创设中,形成了东江乐园独特的多个小区域:鹅城中医馆、小西湖、东江知味馆等。
针对小、中、大班幼儿不同年龄段发展特点,创新提出四维三阶目标体系,从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学习品质、身体素质四个维度进行目标创设。

研究开发1+2+3 东江文化课程体系,1 是:(生成性课程模块)由幼儿自主游戏生成的学习;2 是:渗透式课程,以环境渗透和一日活动活动渗透为主,将东江文化有效的融入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去;3 是:课程以观察、评价、引导3 个层面构成。(三)创新建立“文化四通、五域并举”的“4+5”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模式。
幼儿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东江文化活动,并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户外自主游戏区开展的东江文化活动与幼儿园日常教学相结合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东江文化的魅力,同时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发展,形成“文化四通、五域并举”的“4+5”户外自主游戏实施模式。

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出发,强调幼儿园教育全领域育人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四)建立“2+n”常态化评价机制。“2+n”常态化评价机制指的是“双视角”下多元化评价幼儿在户外的自主游戏活动。教师从游戏材料、游戏空间、幼儿状态、幼儿互动情况、个性发展和游戏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教师的评价内容包含游戏的空间布局和材料投放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幼儿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幼儿通过游戏有哪些进步、幼儿个性得到哪方面的发展、幼儿的交往互动情况等进行分析总结。教师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客观的、多方面的进行分析评价,规避以往存在的评价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完善评价,从多方位出发,进行思考,丰富评价形式,强化观察、倾听和评价能力的策略,实现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开展本项目研究以来,教师通过对活动开展情况和实践问题的探索,不断提高自身观察幼儿、指导实施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师整体研究能力、观察能力、叙述能力的提升。
五、研究效果与反思(一)幼儿层面
1. 激发幼儿活动兴趣:通过丰富的户外游戏场景和活动设计,幼儿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2.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户外自主游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如增强了体能、提高了自信心和勇气,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挑战自我,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3. 渗透品德教育: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等品德。通过团队合作和分享经验,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4. 文化传承:通过户外自主游戏实践,幼儿对东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二)教师层面
1. 分享游戏经验: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创意作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创造灵感。2. 东江文化铺垫:注重提供多维度、适合幼儿学习的人文地理知识,提供多样化的游戏环境和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创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力以及注重游戏后的分享与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3. 给予积极反馈: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认可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创造动力。
4. 持续创新:不断挖掘东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新游戏内容和形式,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5.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参与到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来,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
6. 安全保障:在游戏活动中注重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
六、结论
东江文化融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融入东江文化的元素和特色,幼儿园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挑战的游戏环境。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乐趣和成就感,还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游戏教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