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新高考复习策略探究
陈永兴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第二中学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不仅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学科中的空间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等。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复习策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地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了高中地理新高考复习策略的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复习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地理思维能力,同时加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应对新高考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新高考复习
引言
新高考改革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带来了考试内容与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在新高考中,地理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记忆能力,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空间思维能力、环境意识、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 新高考改革下的地理学科特点
1.1 新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分析
新高考地理考试内容在继承传统考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优化。考试内容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应用性,突出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察。考试形式也更加多样化,除传统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外,还加入了案例分析、图表解读、实地考察等题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知、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具体内容上,地理学科不仅涵盖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等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思维整合。这一变化使得地理考试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检测,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
1.2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需求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地理学科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性理解。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地理基础知识,还要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其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3 新高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新高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以往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地理学科,除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加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新高考通过考试形式的创新,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地理考试题目不再单纯考察记忆性的知识,而是通过复杂的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变化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跨学科整合能力,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社会、历史、经济等学科内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策略
2.1 知识梳理与构建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中,知识梳理与构建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框架,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各大模块。通过系统化地梳理各模块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知识框架表等工具,将复杂的知识点以简明清晰的方式展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内容。其次,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层次性与深度,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总结规律、分类整理等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 空间思维与地图技能训练
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高考地理考试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知与分析能力。因此,地图技能训练在地理复习中尤为重要。通过地图的训练,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地图的基本元素和符号,还能在地图上进行数据分析与空间关系的推理。教师应通过大量的地图题目练习,帮助学生培养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尤其是地理区域的分布特点、气候带、资源分布等空间关系的理解。通过空间想象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时空变化和相互联系。
2.3 数据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新高考地理强调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分析与解决能力,这不仅依赖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需要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地理学科中大量的统计数据、图表和案例都要求学生具备从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数据背后的地理含义。教学中可以引入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GIS等,帮助学生进行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和趋势分析,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实践
3.1 高效复习的课堂教学案例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中,课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个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地理核心素养提升课”引导学生复习考试重点,设计了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模拟考试等多种教学活动。在课堂开始,教师首先用一张世界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行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接着,教师布置了一些基于实际数据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根据某地区的气候数据,预测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2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效果评估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策略实施的最终目标。在实施复习策略后,如何评估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效果,是教师需关注的重要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测、模拟考试等方式定期评估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学科素养。其次,针对核心素养中包含的空间思维、数据分析等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任务型评估,如让学生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并结合图表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新高考复习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地理知识,更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注重知识梳理与构建、空间思维与地图技能的训练,以及数据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新高考的挑战。同时,案例分析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华演[1].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新高考复习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
[2]丁文霄.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有效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9:136.
[3]王飞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