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人工智能赋能中学语文教学的探索

作者

石秀英

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广东云浮 527300

随着 2017 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推进,教育领域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创新的催化剂,尤其是对语文这一以语言运用为核心的教学领域带来新的变革和挑战。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时代变化?语文教学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语文教学如何与时俱进,培养出既精通语言艺术又具备高度信息素养的的人才?语文教师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一、数字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变革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

2025 年 4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的教育变革。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将数字素养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数字化变革。《中国教育现代 2035》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教育的各个角落,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语文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让人工智能为语文教学赋能,让人工智能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语文教学的新需求

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方式较为传统,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吸收的局面。传统语文教学似乎也能让学生理解中国语言文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的课堂难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时代教育数智化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一是人工智能运用于语文课堂是时代所需。二是运用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优化课堂,给语文教学提质增效,减轻语文教师的负担。三是可以均衡教育资源,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显著,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工智能的介入可以为这些痛点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二、人工智能赋能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人工智能优化语文课堂,构建教学新态势

数智化时代,语文课堂可以生出很多无限可能。语文教师可以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课堂。教师可以借助 AI 生成需要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文章内容。比如《赤壁赋》的教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荡舟游赤壁的场景,增强沉浸感,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的同时也享受到无与伦比的审美愉悦。还可以开展翻转课堂,借助AI 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写作教学为例,“纸条”作文、“曹操讲作文”深入研究了中学作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可以系统的学习,诊断调查,制定专属计划,建立写作档案。写完作文之后还可以借助智能体点评作文。教师也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智能化的虚拟角色运用于语文课堂。

(二)借助人工智能分层教学,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人工智能有强大的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力,可以分析学生学习的进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作业完成情况、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通过细致的数据洞察,教师能够精准的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加科学地设计高度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辅导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作文教学为例,学生在写完作文后提交给 AI 智能体,系统随机利用AI 智能体进行深度分析,快速生成详细的评价和修改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同类问题,分批辅导,解决作文教学个体辅导耗时低效的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分层教学,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人工智能为教师减负增效

语文教师平时的工作任务繁重,备课需要大量的资源,要制作出有新意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比较耗时,作业批改,尤其是作文批阅任务繁重。借助人工智能可以为语文教师减负增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引领的 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智谱清言、豆包等系统,可以迅速生成备课资源,包括文本深度解读、教学设计及图片、视频、作业设计等一系列的资源,为教师减少备课资源准备的时间。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如果借助人工智能赋能作文教学,教师可以事半功倍。

三、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的问题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前景广阔,但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推进较慢。一是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缺少培训。二是教师运用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山区学校因硬件设施落后难以普及智能设备。

针对当前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AI 技能培训,推广“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政府与企业合作,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提供普惠性AI 教育解决方案。另一面,数字化赋能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数字化。教师要转变观念,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不能丢,新的形势下,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潮流,要敞开胸怀接纳。“教师不会被取代,但不会用 AI 的教师将被淘汰!”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白皮书(2025)》明确:AI 已替代教师 40% 机械性工作。纯知识讲授型教师需求锐减 60%: 相关部门大力推动和教师自身积极提高数字化素养,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二)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的问题

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生成能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便利,熟悉了操作之后,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人工智能滥用和过度依赖,凡事问 AI,缺少自己的思考和鉴别,影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有些学生写作文前让 AI 写,甚至直接用 AI 的创作,或者直接利用 AI 获取答案。人工智能只是工具,人是工具的主导者,技术的使用需经过人工筛选,不能不加鉴别。同时,教师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学生理性使用 AI。让学生通过智能工具的使用更高效的学习,提高数智化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育部办公厅 2025 年 7 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熟练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成为新常态,探索形成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路径。语文教学数字化变革大势所趋,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学应成为教学常态,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掌握人工智能的使用,并积极探索传统的语文课堂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让语文课堂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方健健 . 人工智能写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适应性研究 [D].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2020

[2] 贾积有 , 颜泽忠 , 张志永 , 等 .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路径与实践 [J]. 数字教育 ,2020,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