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
王延芳
陕西省延安市防返贫监测中心 716000
摘要: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农村档案管理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到农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要积极投入农村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努力提高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以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
引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能。通过对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档案整理和管理,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同时,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还能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做好农业村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保护农村文化遗产
农村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通过对农业农村档案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可以有效地保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代子孙了解和感受农村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加强农业村档案管理,利于农村社会发展
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序的管理和规划,而档案是了解农村发展历程、把握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体系,可以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
3.完善农业农村档案管理,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农村档案管理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历史数据和科学经验,为农业技术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农业农村档案的挖掘和利用,可以总结和传承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
1.提高农村档案意识
树立正确的治理理念是所有治理行动的基础,决定着整个治理活动的行为。因此,推动农村档案管理走向农村档案治理,需要树立农村档案治理理念。摒弃传统的农村档案管理观点,确立符合乡村地区发展情况的档案治理理念是实现农村档案治理现代化的先导条件。
2.完善制度建设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形势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镇档案馆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力支持。乡镇档案馆应该建立档案采集和整理规章制度,明确档案采集和整理的程序和要求。制定档案采集的指南和标准,明确档案收集的范围、标准、方法和程序,同时也要规定档案整理的程序和要求[2]。
3.加大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农村档案建设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加强农村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其可持续发展。虽然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日渐平衡,但农村的档案基础设备设施依然较差。为了让乡镇档案更好地发挥其功能,需要增强对软硬件的投资,并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以促进乡镇档案的现代化建设。农村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实施《档案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村级档案室固定场所、配齐专职管理人员和信息化设备,配足档案柜档案装具,实现村级档案管理制度上墙和科学防盗、防火、防尘、防潮、防虫,提高村级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同时,市县档案部门加强与行政村的联系,在资金落实方面协调助力,在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方面精准指导引导、严格标准。乡村振兴联系村单位要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争取档案服务乡村振兴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争取出钱出力出物,支持村级档案管理。镇政府要把档案经费开支纳入镇财政预算中,主动争取上级部门与县财政的支持,保障档案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经费,加快村级综合档案室建设步伐。
4.推进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已成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农村档案数字化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共享化,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数字化档案可以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中信息化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一,建立完善管理服务平台。结合数字档案馆创建,县档案部门授权开通档案政务网共享系统,督促镇村归集各类数字资源,逐步实现档案馆与各镇村移交电子档案和远程查档目标;规范镇村科学应用档案管理软件,建立完善各类档案数据库和资料数据库,积极打造多媒体服务平台。第二,探索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管理制度,依据相关规范标准,探索村级电子文件归档、安全管理新举措[3]。
5.追踪科技兴农成果
第一,对农业生产技术资料信息进行收集。这主要因为农业生产技术资料记录了过去农业生产的详细流程,能给当下生产提供借鉴,从而实现高效化生产。第二,大范围收集农业科技创新档案。这类档案往往记录了大量科学生产技术,能为农民带来更多技术支持。比如先收集每户的农业生产档案,明确生产规模、农业建设投入资金等信息,然后从中找出帮扶工作的切入口,定期发送农业预测和预警信息,进行信息服务和实时生产的精准对接。
6.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由于我国农村档案人才队伍贫瘠,农村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面临巨大人才缺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应在农村档案工作中建立多级人才引进培训联动机制,具体包括档案专业人才的编制、配备、培训等。首先,将乡镇档案工作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制定合理的职务分工、人员数量和薪资待遇标准,保证人才晋升通道。其次,注重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档案服务工作创新,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把好档案管理人员的入口关,在乡镇档案馆建设中要着重引进既具备信息化技术知识又具备档案管理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为村镇档案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三,制定考核激励机制。要加大对档案工作人员是否掌握新技术下档案管理基本技能的考核和群众满意度考评力度,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使命和履职尽责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档案管理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促进农村发展、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数字化建设,保护和利用档案资源,推进现代化建设,培养农民档案意识,才能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关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J].山东档案,2019(4):15-20,43.
[2]邰家娟.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建议[J].办公自动化,2022(6):50-52.
[3]王会军.农业农村档案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探讨[J].档案天地,2023(5):60-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