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音色塑造的萨克斯管初学者呼吸训练方法研究

作者

汤佳世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55000

一、引言

萨克斯管素有 " 无与伦比的风流乐器 " 之称。其独特音色魅力深受音乐爱好者青睐。在管乐器演奏中,呼吸技巧至关重要。吴婕妤指出,管乐演奏者的气息和呼吸方式差异直接决定演奏效果 ¹。但是,当前萨克斯管初学者普遍面临呼吸控制不当、音色缺乏表现力等困境。

观察发现,许多演奏者存在吐音不清、连音不规律等问题 ²。这些现象的根源往往是呼吸控制能力不足。传统萨克斯管教学中,呼吸训练多侧重单纯的技术练习。学生难以建立呼吸控制和音色变化的有机联系。所以,探索以音色塑造为核心的呼吸训练方法,对提高萨克斯管基础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萨克斯管呼吸和音色的关系

萨克斯管发声原理决定了呼吸和音色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根据呼吸生理学原理:萨克斯管发声机制依赖空气通过哨片引发振动,配合音孔开合变化形成不同音高,演奏者气息控制能力直接反映其演奏水平。

实际演奏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演奏者缺乏正确呼吸方式或者气息控制力不足,难以提供持续稳定的气流支撑。常见问题表现为:演奏者用力过猛地吸呼气,导致气流忽大忽小,演奏时频繁出现" 炸音" 现象,严重影响演奏质量。

当前初学者在呼吸训练中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三方面:呼吸方法选择不当,多数学习者习惯使用 " 胸式呼吸法 ",气体滞留胸部无法下沉至腹部。导致储气量不足,演奏时需频繁换气。气息控制不稳定,部分演奏者因为缺乏正确呼吸技巧,无法为演奏提供充足气息支持,使音色显得干瘪单薄 ³。技术和音色培养脱节。传统训练过分注重呼吸技术本身,忽视气息控制对音色塑造的重要作用。

三、基于音色塑造的三阶段训练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以音色塑造为导向的三阶段递进式训练体系。

(一)呼吸基础和音色认知阶段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正确呼吸方式,培养对音色变化的敏感度。

腹式呼吸法是萨克斯管演奏基础。演奏者需学会通过鼻子吸气并且将气体引导至腹部,形成 " 丹田气 "。呼气时,以腹部为发力中心,将气体平稳均匀送出,确保萨克斯管充分振动,产生通透清亮的音色。

具体训练方法可采用 " 闻花式 " 和 " 躺式 " 两种练习。" 闻花式 " 练习要求演奏者模仿闻花香动作。选定目标后将面部靠近,进行缓慢均匀深呼吸。在此过程中仔细感受气体在体内流动轨迹,逐步掌握正确呼吸发力点。" 躺式 "练习要求演奏者平躺放松。通过缓慢均匀呼吸感受腹部微妙变化。为了增强训练效果,可在腹部放置几本书籍。通过观察书籍上下移动判断气体是否真正进入腹部。

在音色认知方面,教师要凭借示范演奏,使学生可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呼吸方式所产生的音色差异,建立起呼吸与音色之间的感知联系,

( 二)在技术强化和控制能力提升阶段

当掌握了基本的腹式呼吸方法之后,需要强化气息控制技能,吹气训练是此阶段的关键内容,具体的做法是让演奏者准备一张纸,用手指将其固定在墙面上。深吸气之后对着纸片吹气,借助气体压力使纸片贴住墙面,松开手指后要保证纸片在气息耗尽之前不会掉落,这样的训练可有效地锻炼演奏者的气息控制能力。

气息稳定性的培养同样有意义,依靠“深吸 - 缓慢吹出”的通气运动,要求呼吸过程保持深沉、缓慢、平稳且均匀,柔韧性练习包含快速吸气、缓慢呼气以及“狗喘气”等动作,其目的在于提高呼吸肌肉的反应速度与灵活性。

口型配合是该阶段的关键环节,萨克斯管演奏一般采用“单包式”口型,即上牙轻轻触碰笛头上端,下嘴唇自然包裹下牙并与哨片贴合,演奏者需要适当调节口部肌肉的张力,保持相对松弛的状态,以实现自然贴合的效果。

在音乐应用和表现提升阶段,最终阶段的以便将呼吸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演奏当中。在乐句呼吸规划方面,演奏者需要学会合理地安排换气时机,掌握气息速度和方向的控制方法,一般可以选择在乐句间歇处换气,避免破坏旋律的流畅性与连贯性。

音色变化控制是提升表现力的关键,演奏长音和延续音符时,演奏者要有意识地调节气息流动速度,依靠对气息的精确控制实现音响强度的变化,提高乐曲的整体表现力。

“八度音练习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训练方法,借助此练习,演奏者可以体验到不同音程所对应的气息发力位置以及口腔形态的变化,在实际演奏中,这种训练可演奏者灵活地调整气息运用,达到提升音准和音质的双重效果。

四、教学实践策略和问题应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循科学性、个性化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科学性要求将体育锻炼、呼吸训练和多元化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充分开发学习者的呼吸潜能,个性化指导强调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学习特点调整训练强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的呼吸习惯,渐进式训练从简单的音阶和单音练习开始,逐步增加演奏的难度和强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肌肉的放松状态。

针对教学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气息不足的问题,应强化腹式呼吸训练,让演奏者充分体验肺部扩张的感觉,吸入更多空气为演奏提供充足的气息支撑,音色单薄的问题可以依靠长期的腹式呼吸练习来改善,提高肺活量,为萨克斯管演奏提供稳定有力的气流保障。演奏姿势配合同样关键,无论采用站姿还是坐姿,都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舒适放松的姿势完成演奏,

五、结语

本研究提出的针对萨克斯管初学者的基于音色塑造的呼吸训练方法,此方法借助构建呼吸与音色之间的关联,使得训练的针对性以及实用价值都得到了提升,该方法把腹式呼吸法当作核心内容,借助系统的三阶段递进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技术,并且培养了良好的音色意识以及表现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同时建议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像录音回放分析等,以此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色判断标准,提高训练效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吴 婕 妤 . 管 乐 演 奏 者 呼 吸 机 能 的 训 练 [J]. 当 代 音乐 ,2020,(04):120-121.

[2] 王暄烨 . 萨克斯管演奏中的常见问题与演奏能力提升方法 [J].戏剧之家 ,2024,(36):83-85.

[3] 段坤朋 . 萨克斯演奏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J]. 黄河之声 ,2024,(24):2024.24.031.

[4] 杨文鹏 . 萨克斯演奏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研究 [J]. 北方音乐 ,2020,(10):56-57.

作者简介: 汤佳世( 2001- ),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