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作者

方玮

浙江省义乌市丹溪中学 320000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包括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零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大单元整体教学则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训练。将大单元整体教学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有助于将相关知识点结合形成有内在逻辑的教学单元,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作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效路径,正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核心素养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知识掌握之外,还需具备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合作交流等关键能力。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则通过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构建以主题或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单元,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深入的学习视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理解,更强调其在复杂情境中的数学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逻辑推理与数学建模能力,为其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主题式情境构建,促进深度理解和问题解决

以大单元整体核心概念为主题构建贯穿于整个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式情境,让学生在主题式情境的辅助下将大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实现深度理解。首先,主题式情境应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主动探索,能将单元知识联系起来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主题式情境应贯穿整个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从新知识点的导入到巩固练习再到拓展应用,都应围绕该情境展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能锻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大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先设计一个以“校园环保节”为背景的主题式情境,这个情境能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以校园环保小卫士的角色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节能减排等一系列环保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主题式情境设计适当的问题实现当前教学环节的目的,具体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创建“校园环保节”活动情境,活动中需要各班级统计并报告各自收集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数量。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班级收集了100件垃圾,其中有害垃圾有x件,可回收物的数量是有害垃圾的6倍,其他垃圾是有害垃圾的3倍,我们怎么用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该情境引导学生对方程、方程的解、等式进行相关概念和性质的讲解。第二,教师根据以上问题写出的方程逐步演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巩固练习阶段,教师继续围绕“校园环保节”主题设计相关情境,先向学生描述设计的情境,即学校决定在环保节期间开展一项资源回收计划,鼓励学生收集废纸、废塑料等可回收物品进行回收。第三,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可以设立回收奖励机制。在该情境下教师提出问题:“假设每公斤废纸可以兑换0.5元,每公斤废塑料可以兑换1元。学生小李共收集了15公斤废纸和废塑料,且兑换到11元,请问小李分别收集了多少公斤废纸和废塑料?”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下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四,进一步围绕该情景设计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拓展应用,如“学校计划根据回收总量给予额外奖励,回收总量超过100公斤的班级,每超过1公斤额外奖励0.1元。某班回收总量超过100公斤的情况下最终的兑换所得和奖励共计为62元,请学生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计算该班级总共获得多少奖励?”利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拓展应用能力和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链驱动学习,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问题链驱动学习成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策略。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贯穿主题式情境,如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中的“学校运动会中的比赛项目安排”,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由易到难、相互关联的问题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逐步推导答案。以该单元的应用教学环节为例,教师首先设定了一个具体情境题目:学校运动会增设足球和篮球比赛,需根据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场次确定足球和篮球的比赛场数。随后,通过一系列问题链引导学生形成有逻辑的解题思路。问题一和二帮助学生确定变量并建立运动员人数与变量之间的联系;问题三和四引导学生建立等量关系,形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问题五则引导学生回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并实际操作求解。最后,问题六鼓励学生探索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方法,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识别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还在一系列问题的提示下,基于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逐步推导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他们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实现知识内化。这种问题链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促进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一系列逻辑严密的问题链,学生得以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是对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与超越。它不仅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其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构建以主题或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单元,学生得以在更为宽广、深入的学习视野中,探索数学的奥秘与魅力。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深刻理解,还培养了其问题解决、创新思维与合作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玉华.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开展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4(13)

[2]徐红艳.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开展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