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高年级语文深度阅读策略

作者

魏燕

成都市金建小学 610036

摘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深度阅读能力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而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年级深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为其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深度阅读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基本途径,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学生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深度阅读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深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字面意义,更需深入剖析文本的深层内涵,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以及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度阅读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分析和综合,形成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一、开展问题导读法

问题导读法是指教师通过设置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文本,并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在设置导读问题时,首先,教师要保证问题与文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够促使学生为了得出答案而深入、全面、综合性地分析与思考文本内容;其次,教师要注重导读问题的趣味性,确保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热情;最后,教师也要注重问题难度合理、适中,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4课《藏戏》为例,文章讲述了我国西藏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藏戏。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艺术形式,藏戏并不如京剧为人所熟知,却有着传奇般的起源故事、神秘的文化面具和简单纯朴的说唱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读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内容,如引导学生分析藏戏的起源、表演形式和艺术价值等,并设置以下问题:(1)文章中介绍了藏戏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2)藏戏中的不同面具颜色分别具有什么含义?(3)藏戏背后有什么样的传奇故事?体现了人们什么样的心理?(4)藏戏这种艺术形式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怎样的关联?为什么可以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通过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内容深入阅读文章,并思考和讨论问题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和探究空间,以保证学生在开放和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深度阅读。

二、运用批注式阅读

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为深度阅读提供保障。批注式阅读是实现深度阅读的途径之一,可以让学生深度捕捉文本细节,及时记录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风格和精彩之处,进而让学生不断内化吸收和迁移应用,并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松鼠》为例,作者在本篇文章中运用了细腻、诙谐的语言,描述了“松鼠”这种动物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生动地体现了其憨态可掬和活泼胆小的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批注式阅读法,实现深度阅读。如在文章首段,作者在介绍松鼠的外貌时,运用了许多形象的描写,“玲珑的面孔”“帽缨形的尾巴”等。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细节描写词汇画出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先总述其窝的选址和特点,再具体描写窝口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并进行批注。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文章中的生字、修辞等进行批注,助力学生深度理解松鼠的形象特征和动态特点。通过批注式阅读,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可以与文本背后的思想主体展开对话,产生思想共鸣。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深度阅读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复习中快速找到重点。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批注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成长。

三、组织读写结合活动

读写结合实践活动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旨在通过写作实践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托仿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实践活动,达到增强学生深度阅读体验的目的。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为例,本篇文章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分别从植物、动物,没有生命的山、河、地和太阳,以及人的角度,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论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理解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是如何体现“成长”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文章中的经典语句进行仿写。例如,倒数第二段的开头句:“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河也是一天天的变宽变深”,引导学生体会排比手法的运用,感受这一修辞手法在生动地展示夏天万事万物成长变化上的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类似的结构写一写,夏天还有哪些“生长”的事物?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对于夏季里“生长”现象的感受,以及自己伴随年龄的增长和学龄的增长,身心有什么变化?如果说夏天是成长的季节,那么春天、秋天、冬天又是什么样的季节呢?这样,教师布置相应的读写结合任务,促使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深度思考和揣摩文本的写作意图和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与读书笔记,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以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四、结束语

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深度阅读策略的探讨,可以发现,深度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阅读内容的选择,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本类型;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总之,深度阅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能够积极探索和实践深度阅读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曾永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2(35)

[2]许梅生.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