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香格里拉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作者

斯那区宗 墨秋晓 春兰 李杨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674499

香格里拉矮山羊属于云南省具有独特外貌特征的山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及周边青藏高原南缘山谷地带,体型矮小,体躯结构紧凑,骨细坚实,荐部微高;毛分两层,外层毛 长而较粗,内层为绒毛;公羊角粗大,有角基向后上 方弯曲微扭向外展开,额部多数有卷毛;母羊角细向 上直立,似羚羊角;耳大呈水平或微向上,额平宽,鼻梁微隆,多数下颚有髯,颈轻细较薄,胸深而微窄,尻斜而微尖,四肢端正细而短,蹄黑色质坚实,尾细而短[1]。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在香格里拉矮山羊养殖期间,严重威胁羊体健康,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1 流行特征

香格里拉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致病原为山羊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病原对自然环境较敏感,对高温敏感,将其置于 60% 的高温环境中可以快速灭活,对低温敏感性不强。对紫外线、常规养殖消毒剂较敏感,暴露在强光照下、或消毒剂喷施后可在短期内灭活[1]。香格里拉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早春、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时,发病率较高。当养殖条件低温、潮湿、密度大、营养供应不均等情况下,均会诱发该病。在秋冬季节,该病发生流行期通常可以持续15~20d ;在夏季高温季节,该病流行蔓延期可以持续60~70d。香格里拉矮山羊在不同养殖时期、年龄、性别条件下均易感此病,其中日龄越小,感病率越高,致死率也随之提升。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传染源为发病羊、隐性带菌羊,病原广泛存在于此类山羊的肺组织及腹腔液中,感染后潜伏期为14~25d,经由空气飞沫、消化道传播致病,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危害面积大。

香格里拉矮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呈地方性流行特征,在养殖期间多采取疫苗接种的方式进行预防,主要应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C87-1 株)。致病原支原体较稳定,几乎不出现变异,因此,在开展疫苗接种预防后,通常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发病流行 [2]。

2 临床症状

此类病症发病急、症状剧烈且致死率高,急性型发病后,病羊精神差,摄食饮水减少,反应迟缓,喜独卧,体温达 41 - 42 °C ,行动时气喘加剧,咳嗽伴浆液性鼻液渗出,后期转为脓性、铁锈色带血鼻液并形成结痂,张口呼吸,口部渗出泡沫唾液,胸部疼痛,听诊有摩擦音,病程可持续 1 - 2 周。慢性型病症相对缓和,发病后病羊摄食量、饮水量及体温无明显变化,无气喘现象。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咳嗽,晨间和夜间较为严重。随着病情发展,病羊毛发杂乱无光泽,部分伴有腹泻、瘤胃臌气等症状,生长发育速度显著变慢。

3 剖检分析

根据临床症状,对典型症状的香格里拉矮山羊进行剖检观察时,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肺脏、胸腔处,呈现纤维素蛋白性肺炎和胸膜炎。其中,肺脏肿胀、表面有多个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外观为酒红色;肺间质增大,纹理变粗、厚;肺部出现实质性病变,切面为大理石样,有泡沫状液体渗出;胸腔内有淡黄色液体充盈,胸膜与周边脏器之间粘连,隔膜增厚,有大量的出血点,胸膜增厚,有纤维蛋白附着;气管、支气管肿胀,上方有多个针尖大小出血点,气管内有脓性分泌物充盈;心包积液显著,心肌质地松软,心肌粘连;部分病羊肾脏、脾脏、肝脏伴有肿胀的情况 [3]。病羊的症状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包囊化的坏死灶、肝变区组织增生、病例肺等。由于临床症状、剖检分析与小反刍兽疫、巴氏杆菌等疾病相似,并不能完全确定羊群感染该病,必须进一步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定。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原学检测

实时荧光 PCR 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方法。采用TaqMan 探针法实时荧光 PCR 技术,设计一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结合一条特异性探针,用荧光 PCR 技术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基因保守区的 DNA 进行体外扩增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不仅能检测病原 体的存在,还能对病原体的核酸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了解感染的程度和病情的发展。

4.2 血清学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是一 种广泛应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可批量检测等优点。 通过将抗原或抗体包被在酶标板上,与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再加入酶标抗体和底物,最后加入终止液,通过酶促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比值,从而判断血清中抗体的含量。ELISA 可用于检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特异性抗体,也可用于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目前,以血清学检测试验方法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较多,具有出具结果快、特异性强等诸多优势。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治疗给药

香格里拉矮山羊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可以使用替米考星注射液 10mg/ kg·bw,皮下注射治疗, 1d/ 次,连续使用3~5 次;或使用注射用酒石酸泰乐菌

素 5~13mg/kg⋅bw ,皮下或肌肉注射, 1d/ 次,连续使用3~5 次。

或使用中药治疗,应用麻杏石甘散(麻黄 30g 、苦杏仁 30g 、甘草 30g 、石膏 150g ) 30~60g/ 次,研磨成粉末后温水冲调灌服病羊,1d/ 次,连续使用 3~5次即可。

5.2 预防管理

香格里拉矮山羊发病后,即便给药治愈后,也会对病羊的后续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管理对矮山羊养殖生产十分关键。

5.2.1 疫苗接种

采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C87-1 株)进行接种预防,是最为高效、经济的预防方式。该疫苗接种后,免疫期可以持续 1 年。接种时,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单次注射量为 5mL ,6 月龄以下的羔羊接种时,每只单次接种剂量为 3mL 。此疫苗在香格里拉矮山羊养殖中,妊娠期母羊产前30d 内禁用,避免造成不良现象。

5.2.2 做好羊群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羊群充足的营养,保持羊舍内充足的光照、做好通风保暖,确保羊舍内环境干燥、卫生洁净。在饲喂矮山羊时,注意对饲料、饲草的贮藏,避免饲喂霉变的饲料、饲草,严格检疫制度,对新引进的羊要进行隔离检疫方可混群,长期保持栏舍等环境的清洁卫生,强化消毒,提高羊抗病能力。对于发病山羊,及时进行隔离处理,禁止与其他健康山羊混合饲养,以免造成该病的进一步蔓延危害。对于病死山羊,实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抛弃,影响周边环境卫生安全。

6 结语

综上所述,香格里拉矮山羊为云南省所特有的一种本地山羊品种,在养殖期间,一旦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情况,严重影响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为有效防控该病,养殖户需要明确该病的发生特征、临床症状、诊断方式等,采取高效防控养殖手段,减少该病的发生与影响。当出现发病病例后,及时采取药剂针对性给药治疗,加强管理,合理规避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促使香格里拉矮山羊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锦南 , 王识之 , 朱兰 , 等 . 云南三个本地山羊类群的遗传独立性研究 [J]. 云南畜牧兽医 ,2025,(01):17-20.

[2] 张海涛 .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J]. 中国畜牧业 ,2025(1):84-85.

[3] 唐仲志 , 覃先皓 . 一起疑似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 [J]. 广西畜牧兽医 ,2025,4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