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提问

作者

陶双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七小学

引言: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教学手段,在引导学生思考、深化教学内容理解、促进师生互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问题设计随意、层次不清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成为语文教师亟需解决问题。探究将从明确问题导向、把握问题层次、优化问题策略三个维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实施路径与方法。

一、明确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设计问题时应首先明确问题导向,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特点设置合理问题情境,问题导向明确能够让学生产生思考需求,进而激发其思维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问题,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与思维触动。例如在讲授《荷花》一课时教师应当提问:“你见过荷花吗?荷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类问题能够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建立与文本联系。教师还应注重设计开放性问题,避免是否类封闭式提问,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空间,如在教学《纸船》时教师应当问:“为何作者会把希望比作纸船?”此类问题无标准答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激发思维创造力。教师提问时应注重问题梯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如先询问故事梗概再引导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探究文章主题形成思维阶梯,让学生思维活动逐步深入。

问题导向明确后,教师还需关注提问方式营造良好提问氛围,教师语言表达应清晰准确问题内涵易于理解,提问语气应亲切自然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避免急于求成,对学生回答给予积极评价与适当引导增强其思维自信,这样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能有效激发思维潜能。教师应当采用设疑激趣方式,在文本解读关键节点设置悬念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欲望。

二、把握问题层次,提升课堂互动有效性

把握问题层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关键环节,合理构建问题体系能有效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教师须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构建由浅入深问题序列,从记忆理解层次逐步过渡至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层次形成认知梯度。课堂提问应兼顾基础性与挑战性,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实现分层教学,同时问题设计需考虑衔接性与互动性,前后问题形成思维链条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师生互动过程中应采取提问—回答—反馈—深化模式,对学生回答给予针对性评价与引导保持互动持续性,问题设置还应关注时机把握,在文本解读关键节点设置思考性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在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构建层级分明问题体系展开互动教学,先提出记忆层次问题:“田忌赛马故事发生背景是什么?参赛双方各有哪些马匹?”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基本信息。随后设计理解层次问题:“为何故事开头田忌屡次败给齐王?文中表达什么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因果关系,接着提出应用层次问题:“若你是田忌,面对实力悬殊比赛会怎样思考?”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继而设计分析层次问题:“孙膑提出方案有何巧妙之处?”请分析此方案成功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策略合理性,然后提出评价层次问题:“你如何评价田忌采纳孙膑建议行为?这一决定体现他什么品质?”培养学生评价能力。最后设计创造层次问题:“若故事情节继续发展,齐王知道真相后可能有何反应?请续写一段对话。”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整个提问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设计难度各异问题,基础问题全员参与,挑战问题重点引,形成立体互动格局,同时教师关注问题连贯性,每个问题都建立在前一问题基础上,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问题策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优化问题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有效提问重要环节,教师应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多元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语言建构运用素养采用词句段篇递进提问策略,引导学生从词汇理解到篇章把握全面提升语言能力。针对思维发展素养运用辩证思考提问方式,设计矛盾性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习惯,针对审美鉴赏素养运用情境体验提问模式,通过设置想象性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美感,针对文化传承素养采用文化探究提问方法,设计挖掘文化内涵问题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教师还应当灵活运用对比提问、假设提问等多种策略,丰富提问形式,问题设计应注重时效性与生成性,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实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元问题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文本,全面提升语文素养。针对语言建构素养教师设计词句赏析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表达效果,“‘周瑜大吃一惊,长叹’一句表现人物什么心理?”帮助学生理解句子表达艺术。针对思维发展素养教师设计辩证思考问题:“诸葛亮为何明知周瑜设计陷害,还答应借箭?”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决策背后智慧,“借箭计谋成功关键因素是天气还是人谋?二者如何结合?”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品质。针对审美鉴赏素养教师设计情境体验问题:“假如你置身浓雾笼罩江面,耳听隆隆鼓声,会产生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文学魅力,“作者描写 ' 船身几乎看不见 ' 场景有何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针对文化传承素养教师设计文化探究问题:“草船借箭故事流传至今,体现中华民族什么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感悟智慧文化传统,“智取胜于力取,在现代社会有何现实意义?”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

结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通过明确问题导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通过把握问题层次可以提升课堂互动有效性,通过优化问题策略可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完整提问体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提问设计与实施,不断反思与改进提问方式提高提问效果,只有科学合理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包凤英 .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方法探究 [J]. 新作文:教研 , 2021, 000(005):P.1-1.

[2] 姜雪梅 .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J]. 人物画报 : 下旬刊 , 2020.

[3] 黄联 .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C]// 首届智慧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