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实践

作者

赵彦成

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 重庆 404506

小学是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要想取得理想的培养效果,离不开具体情境和活动载体的支持。作为小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接学生、促进互动交流的重要纽带。基于此,小学班主任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着手,思考如何通过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构建更理想的学习成长环境,切实培养其合作能力。

一、基于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设计原则

目标导向性。班级活动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合作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避免盲目追求趣味性。例如:在“班级图书角整理”活动中,应以“分工协作完成整理任务”为主要目标,而非仅仅关注“是否整理干净”。

全员参与性。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能力和性格的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以小组活动为例,可以将“记录员”“材料准备员”等不同角色分配给大家,避免出现“少数人主导、多数人旁观”的局面,切实保证全员参与。

情境实践性。班级活动应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可通过真实任务的设置增强合作交流的驱动力。例如:以“校园义卖筹备”活动为例,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其根据自身想法和现有资源来一起完成摊位设计、宣传推广,以及商品定价等一系列任务,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协作,提升协作能力 [1]。

二、小学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实践路径

(一)主题班会活动,构建合作认知平台

作为引导学生理解合作意义的重要载体之一,主题班会活动可通过以下几步设计来帮助学生将合作认知建立起来。第一,认知引导。围绕“合作是什么”这一主题,借助团队拔河等短视频,或者是《三个和尚》等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以此来正确认识到合作是要分工协作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样的目标;第二,案例分析。引入“小组合作完成黑板报效率低”等一系列班级真实事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行性较高的改进方法;第三,模拟实践。设计“拼图比赛”等一些小型的合作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通过共同努力去达到最终的目标,然后在活动结束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分享出来,如“怎样合作才能成功”,从而深化合作认知。

(二)组织实践活动,优化合作行为训练

实践活动要围绕“真实任务”这一核心来设计,班主任可尝试通过任务拆解、角色分配等方式来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更多的合作方法。一方面,可组织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任务拆解方面,可将班级文化墙设计合理分解成内容策划、版面设计和制作张贴等子任务;在角色分配方面,可围绕不同学生的特长来做好小组划分,如擅长绘画的学生可以专门负责版面设计,平时很细心的学生可以来完成制作张贴,而拥有良好表达能力的学生,可以将内容策划的任务交给他;在过程指导方面,班主任要对各小组的沟通交流情况做出密切观察,如若小组内在设计上出现分歧,进而导致任务无法继续的时候,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耐心的去倾听大家的想法,然后通过投票来决定,以此培养包容和协商能力 [2]。另一方面,可组织校园劳动实践活动。可将“校园花坛维护”设定为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杂草清除”“浇水施肥”“标语制作”这几项任务。在此期间要加强合作引导。进行异质分组,让各小组根据本小组具体情况来进行“分工表”的制定。如体力很好的学生,可让其负责除草,而平时心细的学生则可以负责施肥,施肥水平很好的学生,将写标语的任务交给他。同时,进行小组记录员的设置,将合作中遇到的困难、采取了哪些解决方法都认真的记录下来,为后续的反思总结提供参考。在成果分享上,活动结束后,可及时开展“合作总结会”,让各个小组将自己是怎样分工的,期间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分享给大家,从而提炼合作经验[3]。

(三)开展文体竞赛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首先,在赛前准备过程中,班主任要及时的引导大家成立“筹备小组”。比如:以“学校运动会班级方阵”为例,就可组织大家及时的组建“队形设计组”“口号创作组”“训练组”,然后让每个小组联系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计划,各小组及时沟通进度,如,队形设计小组要及时的与训练组确认队形可行性等等,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

其次,在赛中引导方面,对于“拔河比赛”等项目,班主任可在现场组织大家通过喊统一口号等方式来为队友加油打气,出现失误的时候,要及时的为队员提供安慰,一起分析问题,增强团队凝聚力。

最后,在赛后总结方面,要及时引导学生围绕“合作过程”来进行分析总结,而不是单纯的关注结果,要对合作中彼此间的默契,或者是有哪些不足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比输赢更重要。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组织的各类班级活动能够给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主题班会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认知,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强化合作行为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成长。通过持续优化活动设计,能够实现学生素养与能力的综合发展,充分发挥班级活动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蕾. 利用班级活动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效能研究[N]. 山西科技报 , 2025-08-12 (A05).

[2] 董晴晴. 小学名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D]. 河南大学,2023. 001830.[3] 张玲蕊 .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D]. 渤海大学 ,2023.0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