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杨明芬
绛县第一实验小学 043600
摘要:面对新时期教育环境,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对学生推理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因此,全文重点概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意义、路径,以此创新出更多科学、有效的推理能力培养方式方法,像启发式、数学议题讨论式与游戏式等教学策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推理能力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推理能力;培养意义;路径
引言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教育思维,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对学生推理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将其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散,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当学生具有良好推理能力时,养成良好核心素养同时,也达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良好形成
学生推理能力的建立,对于小学这一年龄阶段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社会认知程度的提升,还构建更为完整的逻辑思维架构。因此,推动学生推理能力良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很大的提升,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有很大帮助,充分认识社会与世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猜想与经验的方式对新问题展开推测,并找到新问题和数学知识点、结论之间关系,进一步确定数学问题解决的方向。
(二)强化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通过合情的推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有明显提升,可以把各个阶段学习知识融合起来,构成树状或者网状的数学知识架构。如正方形与长方形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正方形和长方形之间相同点、不同点的观察,就可以计算出边长、面积与表面积,并在合理推理下将相关知识融合到一起,促使学生的数学逻辑更加优化基础上,还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培养作用。[1]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游戏式教学
针对小学生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教师遵循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探究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如数字推理、逻辑推理游戏活动的组织,学生在解答环节中展开积极推理、分析。教师为学生设置数学谜题、推理与逻辑填筑游戏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与探究,找到其中规律,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在玩乐中学习,锻炼逻辑思维,强化自身推理能力。
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这一数学知识点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形状推理迷宫游戏,学生根据圆柱与圆锥形状特点,进行推理,全面掌握这两个几何体的差异。游戏准备阶段,教师讲解圆柱与圆锥形状特点,像侧面与底面形状。之后,教师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迷宫图与响应问题,学生从迷宫里找到圆柱与圆锥,同时推理具体位置。这一游戏过程,学生就会结合问题描述进行形状属性的分析,并对比各个区域特点,进而推测出描述的几何体,运用逻辑推理方式确定位置。在实践讨论、分析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还具有知识内化、迁移能力。
(二)数学议题讨论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分析能力,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数学议题讨论活动中,锻炼学生思维同时,强化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具体讨论环节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活动,一起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开阔学生知识面,学习他人的解决方法,完善自身学习体系。基于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教师把学生均等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不同小组分别探究、研究多边形面积方式,像三角形拼合。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不同学习小组积极分享计算方式,同时给出具体理由、例子,以此支持观点。此时,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或者反驳,并进行激烈讨论。这一环节,学生懂得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并勇敢提出问题,对论据进行深入分析,给出评价意见,对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三)启发式教学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要求学生从认识着手,细心观察与大胆提问,符合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如学习数学概念期间,教师为学生提出具有拓展性与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深度思考同时,还构建新的认知架构。启发式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懂得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与比较,对学生归纳、演绎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如加法交换律的学习,为学生给出“2+3=5,3+2=5”这一加法算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加法算式特征,并抛出“同学们,如果把两个加数位置进行替换,结果会怎样?”这一问题,学生就会运用举例验证方式,进而对加法交换律进行总结、归纳。[2]
另外,教师还要借助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领悟其中道理,作为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有效落实的重要策略。期间,教学评价工作非常重要,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对验证过程进行推理,并体会出推理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度、持续发展,还达到理想的推理能力培养效果。在完善总结、评价后,学生从反思、回顾过程中推理道理,还推理相应的规律,了解数学学科本质,建立符合逻辑、重论据与有条理的思维品质。
(四)实验、验证式教学
教师探究全新推理能力培养策略,引用实验与验证式教育方式。以方向与位置这一教学知识点为例,教师鼓励所有学生都进行实验式学习,作为推理能力提升的主要手段。实践环节中,教师把教室进行多个区域划分,同时设置相应的方向指示标志,像东西南北等,也可以将桌子等物体作为参照物,并标注具体位置、方向。当学生从教室入口出发时,根据指示标示移动,就可以走到指定地点。学生在这一实践环节中,结合指示方向、步数,展开科学推理,明确自己的前进线路。这种实验、验证活动的组织,学生可以把数学学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充分融合,对学生推理技能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教师在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期间,强调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运用各种新兴教育手段,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打造良好学习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推理、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蔡宇. 立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提升学生推理能力 [J]. 小学生(上旬刊), 2023, (07): 124-126.
[2]赵彦荣.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2, (26):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