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页通栏红线的画法及意义
王东友 陈玲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在会计工作中,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的载体,由具有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来序时、分类、全面、系统、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会计账薄是记录单位交易和财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也是保存会计资料的重要方式。会计账薄为会计工作能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为单位的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需要,账簿格式可以有多种多样。根据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账薄分为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等;根据装订形式不同,账薄又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卡片式等;按用途的不同,又分为序时账、分类账、联合账和备查账等。但各种主要账簿应具备下列基本内容:
(一)封面,写明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有称为账夹)。
(二)扉面,填列账簿启用的日期和截止日期,页数、册次、经营账簿人员一览表和签章、会计主管人员签章、账户目录等。
账户目录是由记账人员在账簿中开设账页户头后,按顺序将每个账户的名称(一般是会计科目的名称)和页数登记的,便于查阅账簿中登记的内容。如果是活页账簿,在账簿启用时无法确定页数,可先将账户名称填写好,待年终装订归档时,再填写页数。
(三)账页(也有叫账芯),因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可有不同格式,但基本内容应包括:
1.账户的名称(总账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
2.登账日期栏;
3.凭证种类和凭证号数栏;
4.摘要栏(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一般与记账作证上的摘要相同);
5.金额栏(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大部分只需要记录金额,有的还需要记录数量和单价);
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在会计账薄中,一般使用红色笔迹划线,以确保清晰可见和区别。通常会画“单红线”和“双红线”(通栏划线应贯穿整个账页,不应仅限于金额部分),其所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了解单双红线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会计信息、保证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划红线的目的在于突出本月合计数及月末余额,表明本月的会计记录已经完成,并与下期记录形成清晰的分界。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于那些需要计算全月发生额的明细账户(根据要求采用的账页格式不一),每月结束时在所记录账页的下一行摘要栏填写“本月合计”字样,记录自年初至当月末的累计发生额(第一个月除外),并在下一行摘要栏注明“本年累计”字样(第一个月除外,如需要计算季度数,还需要增加一行计算出季度累计),然后在下方通栏划单红线。到了12月末,当月的“本年累计”数即为全年累计发生额,此时应在该行下方划通栏双红线,这一方面是计算出金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区分本会计年度和上一会计年度的记录,并标志着本会计年度的结束。
对于总账账户(一般采用订本三栏式),日常只需记录月末余额(即计算出“本月合计”数)。到了年末(即12月末),为了反映全年的资金流动情况,核对总账和明细账,所有总账账户都需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并在所登账的下一行(即“本月合计”的下一行)摘要栏注明“本年合计”后,在下方应通栏划双红线,标志着本会计年度的结束。
参考文献
1.《会计法》
2.《企业会计准则》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王东友,男,江西外语外贸学院教师。联系电话:18070099200,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春天25-2-701
陈玲,女,江西外语外贸学院教师。联系电话:13807005862,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艾溪湖北路万科海上传奇4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