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作者

张军

吉水县八都中学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关键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能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尊重。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文化对比教学、利用视听材料构建真实文化场景、实施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活动,以及深入挖掘教材文化元素等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初中英语;培养策略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在不同文化间有效交流的能力,涵盖文化包容性、语言技能、适应力及交际方法等。全球化时代,此能力已成为评估人才的关键指标。初中英语作为锻炼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使命。

二、渗透文化对比教学,分析中西思维差异

1.称谓礼仪的对比

称谓礼仪在中西文化间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于运用亲属关系或职务头衔作为称呼,以此表达敬意与亲近之情;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直呼其名或使用昵称,以此展现平等与友好。通过对这两种称谓礼仪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称呼习惯,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表现得更加自如。这种对比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尴尬或误解,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确保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能够流畅、得体地进行交流,为构建和谐的国际人际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2.时空观念的对比

中国文化倾向于将时间视作一个连续且有序的流程,而空间则被看作是整体和谐的一部分,人们往往精心安排时间并高效利用空间。相反,西方文化则更注重时间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开放性,鼓励个体根据个人需求和情境灵活调整时间规划和空间布局。通过对这两种时空观念的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洞察不同文化背景下时间管理和空间利用的独特模式,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更强的变通能力和适应性,确保交际互动自然流畅,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三、运用视听材料创设真实文化情境

1.选取典型性视听材料

在挑选视听材料时,教师应优先考虑其典型性特征。典型材料能够生动展现各异文化中的生活方式、风俗传统及价值观念,为学生学习多元文化提供直观素材。为此,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一系列涵盖不同国家节日庆典、民俗风情及文化特色的视频资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引领学生领略各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促使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深入体会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而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2.选取时效性视听材料

在挑选视听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同样不能忽视材料的时效性。时效性强的材料如同一扇窗,让学生窥见当前各种文化背景下最新的社会动态、流行趋势以及发展变迁。为此,教师应积极搜集关于不同国家社会风貌、政治经济走向及文化新动向的新闻报道或纪录片。这些紧跟时代步伐的材料,能够使学生在观看时紧跟各文化的最新脉搏,不仅加深对不同文化现状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文化演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注入新鲜活力。

四、设计角色扮演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1.设置文化冲突场景

在角色扮演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构建一系列蕴含文化冲突的场景,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的交际互动,亲身体验并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差异与潜在冲突。以拒绝邀请的表达为例,中西文化在此方面展现出了鲜明的对比。为此,教师可以匠心独运地设计一系列模拟社交情境,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分别尝试采用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拒绝策略。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还能促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并适应这些差异,从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和适应性,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促进学生反思

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与总结,这是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短板与不足。为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小组讨论、撰写反思日志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这样的反思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精准定位自身的提升空间,还激发了他们主动寻求改进策略的动力,从而在后续的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信从容,展现出更加成熟与得体的交流风采。

五、挖掘教材文化元素进行多维阐释

1.结合语法教学揭示文化逻辑

在语法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巧妙地将语言现象与其蕴含的文化逻辑相结合。以英语时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深入剖析不同时态背后所体现的线性思维方式和独特的时间观念。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英语时态的具体用法,更能深刻理解这些时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还促使他们在运用语言时更加精准地把握文化差异,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游刃有余,展现出更高的语言素养和文化敏感度,为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多元文化的窗口。除了语法知识的讲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话内容以及练习题均富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热烈的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挖掘隐藏于字里行间的文化意蕴。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深层含义,从而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这种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在全球化时代中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持久且具挑战性的工作。借助文化对比教学、视听材料模拟真实文化场景、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活动,以及深入挖掘教材文化元素等策略,教师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意识同样重要,它们为学生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能够为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牢固根基。

参考文献

[1]陈园园.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爱人, 2022(17):0067-0069.

[2]张黎.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校园英语, 2023(19):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