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文明礼仪教育
李艳青
广西那坡县城厢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幼儿期是礼仪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融入文明礼仪教学,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升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过程。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文明礼仪行动融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园整体文明氛围的提升。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的言行举止都得体,培养出良好的文明礼仪。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有效融入;文明礼仪
文明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幼儿如果想要从小养成,应该从小教育幼儿讲文明、懂礼貌,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不光要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些礼仪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还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文明礼仪教育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环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文明礼仪宣传标语、海报、展示文明礼仪的图片,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让幼儿了解文明礼仪,增强幼儿的良好礼仪意识。对于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教育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幼儿们在文明、健康的环境中自觉养成了讲文明、懂礼仪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可以在班级内设立荣誉称号,激励幼儿争当礼仪小榜样。教师应做出榜样,通过文明言行的行为影响幼儿,同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礼仪风尚。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礼仪意识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慢慢养成良好的品质。幼儿园环境可帮助幼儿可以增强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幼儿园应配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设施设备,如玩具、图书、桌椅,班级里的占位点还可以促进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整齐的物件摆放可以培养孩子在内心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例如,在讲授《礼貌用语》的课程时,礼仪教学要从小抓起,文明礼仪教育是文明社会做人的起码要求,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课程。教师应先让幼儿了解与人交谈的相关礼仪,可以根据场景选择使用对应的礼貌用语。教师要做出榜样,出示礼貌用语的图片,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幼儿回答平时如何打招呼,教师及时给予反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制作"礼貌小明星"的奖章,可以每周评选出几位有礼貌的小朋友,给予奖励,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表现礼貌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幼儿们应从小养成懂礼、知礼、学礼、行礼的好习惯,让幼儿在生活中懂得讲礼貌。
二、开展趣味活动,激发幼儿礼仪兴趣
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加强趣味引导,有利于树立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开展趣味活动时应该生活化,这样可以使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参与游戏。还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好奇心,通过这些趣味活动,幼儿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还能够不断地提高文明礼仪的兴趣。通过趣味教学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氛围,这些良好的氛围可以让幼儿更加活跃,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这种活跃的状态,更容易让幼儿吸收和掌握知识。趣味活动形象生动、具体,富有情绪色彩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兴趣且易记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仪知识。
例如,在讲授《公共礼仪我知道》的课程时。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公共场所礼仪,从小就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教师可以以故事形式介绍公共礼仪的重要性,比如“小熊在公共场所的礼仪冒险”。以讲故事的方式提问幼儿是否知道公共场所应该遵守哪些礼仪规则,激发幼儿兴趣。教师通过故事方式向幼儿们讲解文明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在幼儿园中开展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的礼仪兴趣。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需要及时去调整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时期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友好相处的情感,激发幼儿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三、结合实际生活,加强文明礼仪的理解
在进餐、睡觉环节,让幼儿结合实际的生活,把礼仪内容细化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比如吃饭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提示引导幼儿学习进餐礼仪,教会幼儿细嚼慢咽,不大声讲话。结合实际生活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礼仪行为习惯,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融于生活当中。拉近礼仪教育与幼儿实际生活的距离,带领他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文明礼仪。幼儿园要足够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在将文明礼仪教育融入一日生活时,可以鼓励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例如,在讲授《用餐礼仪》的课程时。教师应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用餐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行为,增强幼儿良好的品德。与生活相联系可以提升幼儿对用餐礼仪的深刻了解,可以将用餐礼仪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点心时间、午餐时间,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还可以播放轻音乐,餐前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需要添加饭菜举手示意老师。餐后幼儿能将自己眼前的饭粒收拾干净,将盘子、碗筷放在指定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综上所述,把文明礼仪教育有效地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提升幼儿园的整体的文明礼仪风尚。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征和实际的情况,营造礼仪氛围,加强幼儿的文明礼仪意识。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幼儿园教学中也会为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大助力,为幼儿教育事业得以稳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蝶,郑燕佳,刘茜.新手幼儿园教师教学语言优化的行动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5,41(02):78-87.
[2]张光玉.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 2024, (24):162-16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2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