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分析土地勘测定界中测绘技术的规范化操作要点

作者

梁斌

益阳市安化县龙塘镇自然资源和村镇建设事务中心 湖南益阳 413500

   

一、土地勘测定界中测绘技术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

(一)保障土地勘测定界结果的准确性

准确的土地勘测定界结果是土地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化测绘技术操作可减少误差与偏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土地资源规划决策依赖精准勘测定界数据,只有数据准确,才能为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奠定基础,避免因数据错误造成资源浪费或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二)提高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效率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使测绘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避免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失误。当测绘人员明确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规范时,能够更有序地开展工作,减少因操作混乱而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周期。这对于满足土地管理工作的时效性要求至关重要,能让土地相关工作及时推进,避免延误。

(三)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

规范的测绘技术操作能够保证土地勘测定界成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土地交易、征收等活动中,勘测定界成果是重要的依据,其公正性和权威性直接影响着各方利益。规范操作可有效避免因测绘数据问题引发的土地纠纷,维护土地市场的稳定与有序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配置。

二、土地勘测定界中常用测绘技术及规范化操作要点

(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

设备选型与检查是 GPS 技术应用首要环节。根据勘测定界精度要求选合适型号 GPS 接收机,选型恰当才能满足工作需求。作业前全面检查设备,查看功能、参数是否正常,确保性能良好,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基准站设置合理性影响 GPS 测量精度。应避开电磁干扰、多路径效应等因素,选地势开阔、无遮挡位置,保证信号稳定传输,为流动站观测提供可靠基准数据。

流动站观测关键是保持天线稳定,天线晃动会使观测数据偏差,操作人员要谨慎操作,严格按规程观测。此外,注意设置观测时间和采样间隔,根据精度要求合理确定,确保观测数据完整准确,为数据处理提供高质量原始数据。

数据处理是 GPS 技术应用最后一步,也是确保结果可靠重要环节。及时处理采集到的 GPS 数据,用专业软件按规范流程进行基线解算、网平差等操作,严格遵循标准,避免处理不当导致误差,确保结果可靠。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数据采集与录入是 GIS 技术应用基础。先明确采集范围和内容,依土地勘测定界需求确定采集数据与范围,确保符合标准规范。录入时严格校验,通过人工和软件方式避免错误与遗漏,保证数据准确。

数据编辑与处理可提升数据质量。用 GIS 软件编辑处理数据,包括图形校正、属性赋值、拓扑关系建立等,保证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空间分析与应用是 GIS 技术核心功能之一。依土地勘测定界需求运用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提供科学结果,助工作人员了解土地状况。同时确保分析过程规范可重复,保证结果可靠科学。

(三)遥感(RS)技术

遥感影像获取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需根据勘测定界区域特点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遥感影像数据源与分辨率,确保影像质量满足需求。影像获取时,要注意时相和覆盖范围,合适时相的影像能真实反映土地状况,足够覆盖范围才能满足区域需求。

影像预处理是提升影像质量的关键。对获取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消除影像误差和干扰,提高影像质量和精度,为后续解译提供基础。

影像解译与信息提取需科学方法。采用合适解译方法,如目视解译、计算机自动解译等,从影像中提取勘测定界所需信息。不同解译方法有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译过程中要结合实地调查验证,确保解译结果准确,避免勘测定界偏差。

(四)全站仪测绘技术

仪器架设与对中整平是全站仪测量基础操作。作业前,正确架设全站仪于合适测站,做好对中整平。对中使仪器与测站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使仪器水平,做好这两项可减少观测误差,为后续测量提供准确基准。

测站设置与参数输入影响测量结果。需根据测量方案设置测站坐标和高程,其准确性是后续测量基础。要准确输入仪器参数,如棱镜常数、大气改正数等,这些参数影响测量精度,输入错误会致结果偏差,因此要认真核对确保无误。

观测操作需严格遵循规范。按规范观测程序测量,注意观测顺序和读数方法,不同测量内容观测顺序要求不同,正确读数可保证准确性。同时,要及时

记录和核对观测数据,记录清晰完整,核对可发现读数错误,确保数据准确。

数据传输与处理是全站仪测量收尾工作。要及时将全站仪采集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保证数据完整,避免丢失。采用专业软件处理分析,生成测量成果,处理要按规范流程进行,确保成果准确规范。

三、土地勘测定界中测绘技术规范化操作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制定和完善土地勘测定界中测绘技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保障规范化操作的重要前提。这些法规和规范要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要求和技术指标,为测绘人员的操作提供明确的指引,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要加强对标准规范的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测绘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

(二)加强测绘人员的专业培训与管理

测绘人员专业素质影响操作规范性。应定期组织其参加专业培训,内容涵盖测绘技术知识、操作技能、规范要求等,以提高业务与操作技能,使其掌握规范化操作方法。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与质量意识,让其认识规范操作重要性。此外,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工作业绩与操作规范性,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激励测绘人员规范操作。

(三)强化质量监督与检查

建立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是确保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手段。加强土地勘测定界全过程质量监督检查,测绘作业前,检查设备、仪器、测量方案等,确保设备仪器性能良好、测量方案科学合理;作业中,不定期抽查巡查,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作业完成后,严格验收测绘成果,按标准规范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成果质量达标。

(四)推广先进的测绘技术与设备

先进测绘技术与设备可更好支持规范化操作。应积极引进推广,因其精度和效率更高,能提升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水平与工作效率。此外,要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应用,组织科研人员研究新技术,探索其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方法,不断优化规范化操作流程,以适应土地管理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

四、结语

土地勘测定界中测绘技术的规范化操作是保证工作质量、效率及维护土地市场秩序的关键。本文分析常用测绘技术的规范化操作要点与保障措施,强调其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程,提升专业素养,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确保成果准确可靠,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提供支持。未来,需加强对规范化操作的研究探索,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阳 . 城市建设项目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法研究 [J]. 新城建科技 ,2024, 33 (09): 109-112.

[2] 王晓峰 . 土地勘测定界流程及应用分析 [J]. 经纬天地 , 2023, (02):91-93.

[3] 许常善 . GPS 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 2022, (07): 138-140.

[4] 吴凤兰, 杜军. 国土资源管理中新型测绘技术应用分析[J]. 智慧农业导刊 , 2021, 1 (22): 59-61.

[5] 刘双俞 . 国土资源管理中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 [J]. 低碳世界 ,2019, 9 (09): 155-156.

作者简介:梁斌,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测绘方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