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观念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路径
黄佳佳
廊坊市第八小学
摘要:新教育思想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强化、学习素养的培养以及因材施教,旨在更为高效地提升小学课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根据新课标,对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素养和探究式评价模式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探析,同时将新教育思想渗透于课堂的作用和价值表现通过小学课堂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策略进行描述,以期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新教育观念;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
引言
小学语文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对象”,学生“无兴趣学,难以培养语文素养”。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以素养为纲”“多样评价”,需要教师重新界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困惑如如何真正将“理念”变成“策略”,如何平衡统一性要求与差异性要求等。
一、新教育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使他们形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精读、批注、跨文本解读等方式提升语言感受力和语感,通过比较阅读等方式提升审美鉴赏力;在写作教学中,最终使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从语言使用的角度体验文化内涵、树立人文素养,涵养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
二、新教育观念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路径
1.深入解读文本,精准设定学习目标
充分挖掘教材、科学确立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基本途径,要求教师从文本内涵与学生学情出发,确定梯度式、实践性课堂学习目标。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可先从文本类型、文本情感、文本语言三个维度剖析文本内涵:文本属于历史类故事,对于学生理解而言,“明白事情是怎么发展,人物怎么体现出才干”“诸葛亮智”表达如何”的阅读理解目标不可或缺,而作为文本语言表达的阅读理解应围绕“借箭过程”进行,从而选择恰当句式或词语对小说细节进行语用推断;从语文要素看,可围绕文本中有关对话内容、“拔箭”“擂鼓”等动词做人物心理推断;从单元语文要素“辨识人物的智慧、谋略”出发,则要将文本放在原著语境中理解。在此之上,教师要从学生理解、领悟文本角度,确立阶梯性、实践性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借箭经过的复述、草船借箭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文字关系的梳理(即复述课文的八要素或基本要点等),高年级学生可以设置“将‘草船借箭’与‘火烧赤壁’中的诸葛亮对比”。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与能力
在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能力,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途径,需要通过具体、开放、序列化的问题链,将学生积极地拉进情境性的问题中,获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少年闰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鲁迅童年对话的情境”:教师首先问学生“如果今天鲁迅与闰土相见,他们的谈话会围绕哪些方面的话题呢?”,这一问题的设计直接牵动学生对文本内容中“我”与闰土的关系思考;接着出示分层式的问题链:“闰土的哪些事让你新奇?闰土的哪些事让你特别好笑?闰土的哪些事让你由衷羡慕?”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我”与闰土关系出发寻找文本中人物的特点,学习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叙述,此时教师的追问:鲁迅为什么会用“稀奇”来描写闰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结合上下文环境分析思考“我”所生活的乡村与闰土所生活的海滨,两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如果今天闰土和你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他还会是“迅哥儿”吗?他的生活又将会怎样呢?这样的提问需要学生联系现实具体的事物进行合理的想象。
3.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度
有效运用多种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效果,是课堂实效性的基础保障,是多手段、多途径促进学生多感官投入以及深层学习的方式。以《乡下人家》为例,教师可以结合体验式情境、项目式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先呈现真实的“乡下风景图”和“乡下声音”,让学生直观地体验“虚拟漫游乡下”情境,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鼻子闻,用身体感受,用心灵体会,引导学生借助五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充分调动、联想并激活生活经验;然后,开展以“文本建筑师”为主的项目活动,用分组探究式的方式,以“四季乡景”为题,把全班同学分“春、夏、秋、冬”四大组进行“乡下乐园展板”的设计,要求结合课文文字与课外资料,通过文字、图画、表格等来展现乡下生活的别具一格;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比如用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梳理成“乡下房前屋后的结构布局”、用配音朗读软件录制乡下最美丽的“解说词”等。
结束语
如果教学方式是通过新课程理念下目标、方法和评价的重新建构,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能够真正进行文本的精准解读与学生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红.新教育观念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性的路径[J].新课程,2025,(03):133-135.
[2]王露.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