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杨传伟

大石桥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特殊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担着为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更是肩负着对特殊学生进行呵护与引领,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重任。而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政教育,则重点是对特殊儿童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促进其心灵成长。由于不同的特殊儿童在身体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和发展状况都不尽相同,因而特殊教育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不应当采取统一化的方式,而是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中轻度的残障儿童都进入了普通小学当中随班就读,而在身体或智力方面具有比较严重障碍的学生,则会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门的培智教育。事实上,在特殊教育学校当中,学生在认知理解、行为自控、沟通交往、情绪与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其学习与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对其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动育人成才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能力发展、行为模式与情感需求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因材施教,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大小、智力发展水平与身心发展状况,来为其分别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比如:对于低龄的智力障碍学生,教师可以将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责任感为目标;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将培养其社交能力和社会思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适时选用视觉、听觉与肢体语言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思政教育理念和内容,以适应不同认知需求的学生。

二、以生活为基础,增强教育的实际性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社会适应与行为规范方面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以生活为基础,来提升教育的实际性。如,教师可以将如何在团队合作中进行互相帮助与合作,怎样在日常交往当中保持真诚与守信,怎样面对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等引入课堂当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特殊教育学生,教师也应做好思政教学中的兴趣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激发。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画、视频、音乐等方式,为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带来刺激,有效吸引其注意力,促进其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并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理解道德内涵,并有助于将其内化为行动。

四、强化家校合作,共同推动思政教育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长进行必要的关注、配合与支持。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注重开展家校合作,联合家长的力量,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交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和方法上相一致,从而能够实现“1+1>2”的效果。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学校应当做好家庭教育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个别指导等方式,使家长接触新颖的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并积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正面示范与带动。相信通过这样的家校配合,一定能够使特殊教育的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生信念,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政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能力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针对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不同,特殊教育的思政教育也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个性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生活为基础,增强教育的实际性”“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家校合作,共同推动思政教育”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通过这些策略的合理实施,能够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效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其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当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凤,钱庆芳.特殊教育学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探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6):110-111.

[2]夏昌琴.“大思政课”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实践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