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类课程资源助力初中地理实践力发展:策略、实践与成果
李振娟 李丙月
长垣市第一初级中学 453400
摘要:在初中课程结构中,地理课程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教师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融会贯通方面充分加强,充分利用和梳理好考查类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考查类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地理实践与发展的策略、实践和实施成果等相关内容,旨在为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提供基本条件。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践能力;发展策略;实践成果
引言
在核心素养培养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高度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增强,同时也要把握好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使其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推进和融合,为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要针对考查类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对其教育意义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为学生地理实践力发展提供必要平台。
一、考查类课程资源助力初中地理实践与发展的实施策略
1.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优化利用
在考查类课程资源的助力作用下,要想确保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需要在教材资源的梳理和整合方面加强,同时要拓展课外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资源的根本利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做好初中地理教材的资源挖掘、梳理和地理实践能力相关联的考查类内容。例如,对于教材中所呈现的项目学习、地理实践、思维探索等内容进行挖掘和充分利用,并结合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等模块实现分类整理和系统推进。同时要构建更为完善的课程资源框架,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主题和教学目标,使合适的资源得到选取和充分利用。另外,也要在课外资源拓展方面不断优化,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相关考察类课程资源。例如,可以与地理科研机构、自然保护区以及博物馆等相关方面充分合作,进一步做好实地考察,对各类资料和科普内容进行充分利用。同时也要通过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视频资源、地理纪录片以及虚拟地理实验资源等进行挖掘和利用。如可以在考查类课外资源的拓展方面充分融入中国国家地理的官网地理探究案例和精美图片,进而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多元的地理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之上,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确保当地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环境问题转化为考查性课程资源,以此在结合具体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让学生对所在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和成因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城市规划和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确保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实践认知和充分理解,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能
在考查类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发展的工作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改革和创新。在具体操作环节可以融入项目式学习,如可以把家乡安装智能路灯建议项目作为任务导向,让学生收集数据、绘制图表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智能路灯安装的合理化建议,并上交到相关部门,进而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完成项目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要在情境教学方面不断优化,要把考查类课程资源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此充分体现出情境导向作用。如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场景进行充分呈现,利用多媒体展示形式,让学生可以有多种感官的激发和调动,具备内在学习功能,以此促进实践力的增强。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形式来扮演救援人员,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制定更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在模拟情景中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此优化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查漏补缺
在考查类地理资源的整合作用之下,要想确保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得到显著增强,需要在评价模式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体现出评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融入和多维度评价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具备数据收集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其地理实践能力。例如,在参观家乡工厂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记录观察表,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参观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同时,教师的评价环节也要体现出多维度的评价内容,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最终结果,更要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及实际操作技能。在多个维度系统推进的前提下,明确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然后在对其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使其不断查漏补缺,优化完善自我,以此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切实提高奠定基础。
二、考查类课程资源助力初中地理实践力发展的实践效果
1.切实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考查类课程资源的整合作用之下,可以让学生在地理实践力方面不断增强,并且体现良好的实践效果,为学生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提供资源保障。学生以考查类课程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实现各类知识的整合和学以致用,以此体现出知识的整合和应用价值。例如,在考察校园植被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对植被成长的影响,及其植被对于环境适应性变化的重要作用,以此让学生在考查类课程资源的整合作用之下,进一步融合理论和实践,提升对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认知效果,并且在实际情境中对各类知识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应用,为学生整体学习质量提升提供基本保障。
2.增强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考查类课程资源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中,例如通过制作地球仪模型并标注要素,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绘制、实践等行动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为其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环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类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利用,特别是针对考查类资源要实现融会贯通,从而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教师在具体的课程资源挖掘和教学实践中,也要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协同推进,在实践策略和整体成果方面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在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以此为其地理实践力的切实提高提供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晓燕, 钱峰. 初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18): 78 - 80.
[2]孙丽君, 周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价改革探索[J]. 地理教育, 2022(11): 12 - 15.
本文系2024年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以考查类课程资源培育初中地理实践力的策略研究”(立项编号:jcjykt20242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