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化赋能,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

谢丹雯

茂名市电白区第七小学 525400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鲜明特征。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对高效取得教与学的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意义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实例,简单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一些运用体会。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探究;资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曾明确指出[1],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来推动教育的有效发展,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构建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体系。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教师科学有效地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促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更为教学提供了的便利,使教学向信息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一、借助信息技术,直观掌握复杂思维概念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还不成熟[2],尤其是低学段的学生,其知识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几乎为零,在理解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概念和定律上,是颇为困难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假设和检验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用数学案例来阐释和解析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进行分类和归纳。为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模拟创设出具体化的学习环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把静态抽象化为直观形态,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3]。

以“位置和顺序”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其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一定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相对位置[4]。其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并养成按照顺序观察的习惯[5]。学生通过多角度展示的图像画面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出赛车相对的前后位置。

二、借助信息技术,激趣提升课堂效率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大都是以数学教师作为整堂课程的主导者,通过大量的理论传输与习题训练,使小学生掌握该堂课的知识点。这种模式下的数学课堂,不仅使得小学生觉得数学知识难懂,还会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有枯燥乏味等不良课堂体验感受[6]。同时在这种被动接收数学知识的氛围下,明显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小学生无法建立自主探索意识去学习数学,无法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更别说学以致用了。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7],可以将数学知识这种抽象化的理论与内容通过自身具象化的特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小学生,为学生营造出全方位感官体验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直接出示了动画短视频: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在争论。大三角形认为自己的面积更大,所以内角和一定也会更大;但小三角形却认为,虽然自己的面积比较小,但是内角和却不比大三角形的小。两个三角形争论不休,这个充满童趣的Flash动画,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上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手段,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不仅达成了新课导入的激趣目的,还为下一步新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成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

三、借助信息技术,助推探究能力形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的创设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8];更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既获得了“鱼”的成果,还掌握了“渔”的方法。

因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形象直观、转换快、资源丰富等特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那么便能够较为轻松地化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9]。学生也在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直观、简单地掌握抽象、复杂思维的概念,经历并掌握了数学研究(观察、猜测、探究、检验)的基本方法。这样的教学手段,既达成了学生概括知识和分析能力的提升目标,也达成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10]。

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后得到图形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圆柱的侧面积和展开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是一样的,求圆柱的侧面积实质上就是求展开后得到的图形面积。接着继续演示底面周长、高的移动,并配上彩色线段进行动态的比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侧面的计算方法。最后学生轻松得出“圆柱的侧面=底面周长×高”这一结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由直观感受升华为抽象的思维,既能深刻理解了圆柱表面积公式,又能为后继的学习及解答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奠定了基础。

四、借助信息技术,活化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为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能在网络上获得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合理地增添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还应教会学生在课堂之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数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提高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

就如在每年的陪优扶差工作中,我都将学生分组建立微信群,分层次管理,引导学生利用我分享的微课、推送的拓展题,坚持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久而久之,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小学生们都变成了网络资源使用的小先锋。他们的学习效率、数学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实现了减负增效的目标。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给小学数学的多元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途径,使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由教师传授知识,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从“学数学”变成了“玩数学”,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构建者。因此,教师必须认清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将这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必将更乐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而学习数学的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温薇. “慕课”在农林高等院校财经专业发展的SWOT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2):97-101.

[2] 武瑞芝.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新课程·上旬,2018(10):126.

[3] 曲玉平. 研究型教育实习模式下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4] 俞小英. 浅谈数学游戏对学生数学学习素养的影响[J]. 新智慧,2019(19):94.

[5] 刘玉翠.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撰写分析与研究[J].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10):56-56.

[6] 王中华.体验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6(03):17-18.

[7] 张敏.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8] 夏季. 中印小学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以印度MM版与我国人教版为例[D].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9] 汤俊. 谈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 现代职业教育,2018(22):79.

[10] 彭阿萍.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外交流,2017(3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