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案例研究

作者

刘春玲

山西省蒲县太林小学

一、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高段的重点教学内容,这部小说凭借独特的冒险题材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深深吸引着学生;其写作手法丰富多样,像生动的细节描绘、精巧的情节安排等,为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段学生已有一定自主阅读和基础写作能力,但大多数学生在读写迁移上还有所欠缺,理解作品中复杂情感与深刻哲理,还需教师引导;部分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技巧用于实际写作时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系统教学活动来加强。《鲁宾逊漂流记》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紧张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借助这篇文章展开读写教学很有意义。

三、教学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模仿文中精彩的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在写作中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绘场景和人物行为,提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画面感。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分析鲁滨逊在困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学会在写作中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和事件发展;探讨鲁滨逊遇到困难时的心理变化,进行深度思考,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在写作中展现独特的思考角度。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小说中对荒岛自然环境以及鲁滨逊坚韧形象的描写,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形象美,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所蕴含的西方冒险文化和个人奋斗精神,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四、案例呈现

(一)课前准备

1.教师为辅助教学,准备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影视片段、插图、情节思维导图等相关资料。

2.安排学生提前阅读小说简介与节选部分,将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课堂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扣人心弦的海上冒险影视片段,打造紧张刺激的氛围,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假设你在一次航海途中遭遇意外,不幸流落至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你觉得会面临哪些困境?又打算如何应对呢?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分享各自的想法,由此引出《鲁滨逊漂流记》。

(三)阅读教学(20分钟)

1.整体感知(5分钟)

(1)请学生快速浏览节选部分,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关键事件,并用简洁话语概括。

(2)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梳理结果,教师将以思维导图形式,在黑板上呈现主要情节,助力同学们搭建起整体框架。

2.精读探究(10分钟)

(1)把学生划分成小组,布置任务:从文中挑选一段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描写(环境、人物等方面皆可),对其写作手法与表达效果展开分析。

(2)小组讨论完毕,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分析结果,教师则适时进行引导与补充,着重讲解小说里运用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以及这些手法怎样生动呈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3)思维提升:“我整天悲痛着自己的凄凉的环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兽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通过一系列的“没有”,突出了鲁滨逊处境的艰难,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接着教师可以从鲁滨逊的困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处于这样的绝境会如何应对,从而引出鲁滨逊后续克服困难的情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他在困境中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

3.拓展延伸(5分钟)

(1)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分享小说里像鲁滨逊解救“星期五”这样的精彩冒险情节。

(2)引导学生思索鲁滨逊荒岛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四)写作教学(25分钟)

1.技巧总结与指导(5分钟)

(1)教师梳理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像环境描写营造氛围、人物描写凸显性格、情节编排设置悬念等,借助简短的优秀范文片段展开对比阐释,使学生更直观体会这些技巧的运用成效。

(2)强调写作技巧在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和吸引读者方面的重要作用。

2.写作练习(15分钟)

(1)设置写作情境:“鲁滨逊于荒岛上发现一串神秘脚印,推测或许有其他人也登上了这座岛。请展开想象,续写后续可能发生的情节。”

(2)要求学生运用刚刚总结的写作技巧,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和生动性,字数在300字左右。

(3)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个性化的建议。

3.交流评价(5分钟)

(1)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从情节的创新性、写作技巧的运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先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补充。

(3)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学到的写作技巧以及写作练习中的亮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学习更多的写作技巧,并运用到日常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

这次围绕《鲁滨逊漂流记》开展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即学生们阅读小说节选后,既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学习了写作技巧,还在写作练习里加以运用。不过,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阅读教学时,有些学生对复杂写作手法理解不深,小组讨论时参与度有差异,少数学生主导讨论,部分学生参与不足。

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给每个学生明确任务,让大家都积极参与;评价方面,则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主题深度、情感真挚度等多个角度评价,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与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