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中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研究
李荷莲
梁山县拳铺镇第一中心小学 272600
引言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在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家庭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众多经典课文与多样的知识板块,其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情感依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给学生心理带来负面影响,阻碍语文学习的进程。深入研究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关系,对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情感支持塑造心理基础
家庭是学生情感的避风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情感支持尤为关键。家长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与理解,能让孩子在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拼音知识时,孩子可能因发音不准而沮丧,若家长耐心鼓励,给予正面反馈,如“宝贝,你已经很棒了,再努力一下肯定能读准”,孩子会感受到被认可,从而建立自信,为后续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这种情感支持使孩子在情感上获得安全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勇敢探索语文知识的心理品质,增强学习的动力与韧性。
(二)行为榜样引导心理成长
家长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在家庭中,家长热爱阅读,经常阅读书籍、报纸等,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家长每晚固定时间阅读,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主动模仿家长的阅读行为。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受到家长阅读习惯的影响,更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故事内容。家长良好的学习行为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热爱,促进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成长。
(三)学习氛围营造心理环境
家庭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深远。一个安静、整洁且有学习气息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语文。例如,家中设置专门的学习区域,摆放着语文教材、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孩子进入这个区域就能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诗词的创作背景,探讨诗词意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向往,心理上更愿意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培养专注、认真的学习心理品质。
二、家庭环境因素与语文学习的关联
(一)家长教育方式影响学习态度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态度有着直接影响。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家长,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积极表达。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内容时,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给予合理建议,孩子会更愿意参与语文学习中的交流活动,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而专制型教育方式下,家长过于严厉,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稍有错误就会受到批评,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二)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学习兴趣
家庭文化氛围丰富与否影响着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一个注重文化传承的家庭,家长经常给孩子讲述传统故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前,家长提前给孩子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孩子会对这类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在课堂学习时更加投入。家庭中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文艺演出等,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学习语文时联想到生活中的文化体验,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三)亲子沟通模式影响学习效果
良好的亲子沟通模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效果。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课文时,家长与孩子积极沟通课文内容,询问孩子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能帮助孩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学习《找春天》一课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在生活中寻找春天的经历,孩子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而沟通不畅的家庭,孩子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问题无法及时与家长交流,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阻碍语文学习的进步。
三、营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语文学习与心理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教育方式培养积极心理
家长应摒弃专制、溺爱等不良教育方式,采用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学习语文遇到困难时,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习作时,孩子不知如何下笔,家长不要直接批评,而是引导孩子回忆生活经历,给予启发和鼓励。以温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培养孩子积极面对困难的心理品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在语文学习中能感受到尊重与支持,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语文相关的书籍,如与教材配套的阅读拓展书籍;在家中举办小型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会,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后,组织家庭讨论,让孩子发表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激发孩子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丰富孩子的语文知识储备,促进孩子心理上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三)加强亲子沟通提升学习效果
家长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每天安排固定时间与孩子交流语文学习情况。在孩子学习一年级下册《姓氏歌》后,和孩子一起探讨姓氏文化,分享家族姓氏故事。在沟通中,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给予肯定,对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加强亲子沟通,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促进亲子关系和谐,为孩子心理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发展紧密相连。家庭环境通过情感支持、行为榜样和学习氛围营造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家长教育方式、家庭文化氛围和亲子沟通模式等家庭环境因素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为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与心理的健康发展,家长应优化教育方式,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加强亲子沟通,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亚丽 . 小学语文班主任在民族地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A] 广东教育学会 2024 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九届广东省中小学校 ( 园 )长论坛论文选(三)[C]. 广东教育学会, 广东教育学会,2024:3.
[2] 陈欣越. 阅读图式:生本阅读教学的“路线图”——基于学生心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上旬),2023,(08):21-23.
[3] 聂录霞 . 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调适策略 [J]. 学周刊 ,2022,(05):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