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压实技术研究

作者

徐旭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华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压实技术面临冻融交替、地基不稳定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和路基稳定性。针对这一挑战,研究了冻土地区路基填筑的压实技术,通过优化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填料以及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确保填筑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研究表明,合理的施工时机、合适的压实方法以及冻土环境下的施工管理策略是提升路基质量的关键。该技术为冻土地区道路工程提供了有效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季节性冻土、路基填筑、压实技术、冻融交替、施工工艺

引言:

季节性冻土地区由于冻融交替的特殊环境,给路基填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冻土的冻胀和融沉特性会导致路基的沉降、开裂,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如何在此类环境中确保路基填筑质量,成为当前道路工程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压实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的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应对冻土地区的特殊要求,为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

一、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面临的挑战与影响因素

季节性冻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特性,给路基填筑施工带来了显著的挑战。冻土的季节性变化,即在寒冷季节冻胀、在温暖季节融沉,导致地基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冻土的特性使得传统的路基填筑技术难以适应,尤其是在冻融交替的环境下,地基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开裂等问题。施工过程中,若未能有效控制冻土对土体结构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从而威胁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进行路基填筑,必须重点关注冻土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

冻土地区的温度波动对填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有重要影响。在寒冷季节,冻土可能会使得填筑材料在施工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压实效果,这不仅降低了路基的稳定性,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冻土在冬季通常呈现较高的膨胀性,水分含量较大,容易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填筑材料可能会因冻胀而出现不均匀压实的现象,进而影响路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此外,在融化季节,冻土融化过程中水分渗透,使得土体变得松软,造成填土层之间的黏结力减弱,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因此,针对冻土地区的施工,必须在选材、施工时间和方法上进行优化,以克服季节性冻土带来的负面影响。

冻土地区的特殊地质环境使得路基施工对技术要求非常高,施工管理和工艺的优化尤为重要。冻土的形成和融化变化是季节性的,因此,施工时机的选择对保证路基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在冻土融化或较稳定的季节进行填筑作业,以避免冻土的冻融作用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采用适合的压实技术和施工工艺是提高路基稳定性的关键。例如,在冻土地区,可以采用分层填筑、适时进行洒水和加热等方法,以确保土壤的压实密实度和稳定性。合理的施工管理策略,例如对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填料选择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也有助于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为路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提供保障。

二、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压实技术的优化措施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进行路基填筑时,传统的压实技术难以应对冻土特有的冻融交替和地基变化,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地优化措施,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首先,施工时需要选择适合冻土地区的填料,确保其在不同季节下的稳定性。采用颗粒状较大、透水性较好的填料能够有效减少冻胀和融沉现象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冻土的特性,合理选择填料的厚度和压实方法,避免因填料压实不均匀而导致路基沉降。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时,填料的水分含量应适当控制,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冻胀问题,过少则难以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因此,填料的选择和配比需要精准设计。

施工工艺的优化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考虑到冻土的融化和冻胀特性,可以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进行路基填土,每层的厚度要根据填料的特性和压实设备的能力来确定。每填筑一层土后,通过机械压实设备对填土进行充分压实,确保每层土体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在冻土地区,采用热压实工艺对路基进行加热,使填料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填土的压实效果,减少冻土的影响。此外,选择适合冻土施工的压实设备也是优化压实效果的重要环节。利用振动压路机、轻型压路机等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压实效果,避免因压实不当而导致的路基变形。

施工管理和技术监督的有效性同样影响着路基填筑的质量。在冻土地区施工时,应密切关注施工时机,选择在冬季冻土尚未完全冻结或融化季节进行填筑,以减少冻土对路基的负面影响。同时,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加热设备或采取覆盖措施,确保填土层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较适宜的温度,防止冻胀和融沉现象的发生。此外,施工过程中应强化质量监督,确保每层填土的压实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以应对不同冻土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变化。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路基填筑的稳定性,确保路基的长时间可靠性。

三、冻土环境下施工管理策略对路基质量的保障作用

在冻土环境下,施工管理策略在确保路基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冻土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得施工过程充满挑战,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和精准的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克服冻土的负面影响,确保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合理选择施工时机对于路基施工至关重要。由于冻土的融化和冻胀特性,必须选择适当的施工季节进行路基填筑工作。一般来说,应避免在冬季冻土完全冻结或者夏季土壤过于松软的季节进行施工。理想的施工时机是春季和秋季,这时冻土已不再完全冻结,土壤的稳定性较强,有利于填土的压实和整体路基的稳定。

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保障路基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冻土地区施工时,土壤的冻胀和融沉效应是影响路基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避免冻胀和融沉导致的沉降与变形,施工管理应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具体来说,施工现场可以使用加热设备、覆盖物或温控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填土层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防止冻土冻结或融化时引起不均匀压实。在填土过程中,针对冻土层的冻融特性,合理调整施工方法,通过逐层分块填筑并进行加热压实,可以有效避免因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的不良影响。此外,定期监测土壤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能够确保填土层的稳定性和整体路基的质量。

冻土地区路基填筑要求精确的压实度和密实度,以确保承载力和稳定性。施工管理应严格控制压实过程,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避免不均匀压实。施工人员需根据土壤特性合理选择压实工艺,并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按规范执行。定期检测并修复不合格部分,确保每个环节高效推进。此外,施工现场的人员配置和设备管理也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管理策略,保障路基质量和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结语: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填筑面临着冻融交替、地基不稳定等诸多挑战,然而通过优化填料选择、压实工艺以及施工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合理的施工时机、精确的温控措施、严格的压实技术和质量监测,都是保障路基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施工管理与技术措施不仅能提高路基质量,也为冻土地区的道路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孙晴.高速铁路路基填筑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14):133-135.DOI:10.14018/j.cnki.cn13-1085/n.2018.14.059.

[2]黄涛.冲击压实技术在泥岩路基填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4):257+259.DOI:10.16402/j.cnki.issn1008-3383.2021.04.145.

[3]扆宇.软土地质下铁路桥梁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