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策略研究

作者

陈信昌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一中学 663400

摘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是当今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是英语学科高质量综合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学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方法的研究,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能够对民族融合这一概念进行了解,并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维护民族团结。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将英语学科知识进行深度的融合,让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 中学英语 民族共同体

文山州富宁县是我国主要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之一,中学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英语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一些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民族融合的方法。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在民族共同体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民族融合对于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帮助性。这样才能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融合意识。

一、了解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他们往往具有一些民族自身的语言和文化体系。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体谅学生英语使用情况较少这一情况,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确保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同时,在为学生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特色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在充分尊重学生原有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一些民族共同体融合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做好保障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融入工作。

例如,中学英语教师在讲解《Teenage life》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如何贯彻自身的本民族文化,如何利用丰富的语言和民族文化来装饰自己的青少年生活。在做好课堂互动的基础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民族文化内容用英语为学生讲解一些民族融合的故事,让这些英语故事作为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载体,锻炼学生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活动,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活动往往都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较差,那么教师不但难以提升教学内容的说服力,而且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在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为学生为好示范工作,通过行为影响的方式提升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效果。

例如,中学英语教师在讲解《Travelling around》时,教师就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线上遨游活动。在带领学生对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民族文化进行参观与电子旅行时,教师应该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榜样,对于其他民族文化内容要认真的讲解,并提升学生对于他们的了解。由于不同民族生活存在一些差异,一些特有的文化内容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应该注重端正自身的文化看待方法,不能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内容进行质疑,而是带领学生给与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让学生掌握民族共同体融合的方法。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提升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为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重视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在英语课堂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情况建立评价制度,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样化发展。

例如,中学英语教师在讲解《Cultural Heritage》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我国不同民族创造的丰富文化遗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民族维护情感。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英语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学习评价,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情况。同时,对于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也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措施,让学生在内心中能够真正养成良好的民族团结意识,为学生的后续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让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结交更多不同民族的新朋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为学生做好榜样工作、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等等,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贺.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学英语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分析 [J]. 知识文库, 2025, 41 (03): 48-51.

[2]翁馨,肖菊梅.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中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策略探究 [J]. 科学咨询, 2025, (01): 127-130.

本文系:2024 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 。立项号:BC24093 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