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探讨
薛香兰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七中心小学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强调教师应注重促进学生强身健体的同时,增加课堂趣味,促进学生智能、体能和专业技能的多维发展。“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提出,恰恰为教师开展科学、丰富的教学课程指出了新的发展路径,有助于学生的运动过程变得更加有趣、高效。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开展探讨,以期能够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
引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着重突出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内容,指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出体育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冒险精神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因此,教师可从借助多媒体技术、组织个性化分组、注重多语言技巧等方面着手,合理、巧妙地组合“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进步。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掌握练、赛规范
学作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第一位,当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熟悉动作要领时,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练、赛、评活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会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促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练习的动作要领和比赛的规则内容[1]。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清楚技术学习的核心内容。同时,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问题,让学生由“教师要求”转变为“自身需要”,从而切实提高“学”的质量。
如以“足球”的教学为例,在课堂开始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小城夏天》的热身舞蹈,用趣味的方式,将学生的体育热情充分点燃。接着,运用电影《少林足球》,放大人物动作细节,教导学生清晰地查看动作要领,提出问题:“影片中都提到了哪些功夫名称呢?”,引导学生回答“铁头功”、“无影脚”等。接着,表示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足球“功夫”,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提出“怎么学?”于是,用视频和图片,为学生讲解,如射门技巧、前额顶球等。随后,在学生练习“走几步+射门/顶球”的组合技巧,并开展了“看看谁的无影脚最快”的直线传球游戏。在整个过程中,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误区重点讲解,并对正确动作的学生作出表扬。
二、组织个性化分组,精促技、趣发展
练习和比赛可以说是“学—练—赛—评”四者中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通过比赛,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在性格、能力还是性别差异中,都已经开始展示出明显的不同。组织个性化分组,并设置不同的练习和比赛内容,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带动学生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同时,结合体育教师通常会负责整个年级的授课,很难深入了解学生差异的情况。在分组时,教师可借助人工辅助系统,将学生的日常成绩,输入到系统中,提高分组的精确性和随机性。
如以“跳绳”的教学为例,现将男女同学分开,结合体能、跳绳能力、性格爱好等方面,分成能力强、中、弱的三个层次,每组都包含内向和外向的两种学生。针对能力弱的小组,侧重于体能训练,组织学生先进行1000米的跑步训练,设计学生“带绳跑步”比赛,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跳绳技巧;针对能力中等的小组,侧重于跳绳技巧的掌握,组织学生进行间接性地进行1分钟混合跳,即普通跳、交叉跳相结合,穿插“大绳”比赛,学生轮流摇绳;对于能力强的小组,侧重于爆发力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深蹲跳和单脚跳,设计“单腿碰撞”游戏。结合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每个小组学生针对性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下获得提升。
三、注重多语言技巧,帮助改、优不断
在一体化课堂构建中,“评”的部分,应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课堂的内容,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促使持续改进和提高。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较于批评,鼓舞和幽默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变好的动力和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学生正向的评价,并委婉提供建议,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中,达到以评促学生的学习目标。此外,教师也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过程与结论相结合,促进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如以“三步上篮”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带领学生进行原地运球、跨步和投篮练习,比赛内容为“团队赛”每队在规定时间内轮流上篮,进球最多获胜。由于三步上篮的动作较难,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的情况。在训练环节,注意用幽默的语言,“你的球上面应该是抹了滑滑的泡沫,吹散它就好了”人;在比赛中,用鼓舞性语言,“再接再厉,你也会成为篮球场上的明星”。在每个环节结束后,每个学生给予彼此一个拥抱,说一句赞美的话和建议,如“你在...方面很棒,但是要是...就会更好。”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不仅能够促进教学的多样化和趣味性,还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贯彻新课标教学标准,引导学生掌握运动规范和动作技巧,助力学生不断改进和优化学习方法。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探讨中,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优质的新时代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刘德洋.“学练赛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足球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4,(24):120-122.
[2]林秀蕊.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4,(23):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