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及体现方式探究
崔书存 魏丽娜 张亚
陈集镇保宁小学 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关键组织,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与集体意识方面具备独特功能。本文深入探讨其在德育教育里的独特作用与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少先队活动怎样推动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从多个维度阐述其不可替代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先队;德育教育;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
一、引言
小学时期是学生塑造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键阶段,也是性格养成与品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在此重要阶段,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依托,借助丰富多样的活动,悄然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根基。本文将深度剖析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及其呈现方式。
二、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一)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
少先队自创立起便有显著政治属性,将学生组织起来,旨在学生思想萌芽阶段,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以共产主义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通过举办爱国主题活动,像纪念抗战胜利、烈士纪念活动等,能让学生深切感受祖国的伟大,体悟和平的珍贵,进而培育爱国情感。例如每年清明节,学校可组织少先队员前往烈士陵园祭扫,通过缅怀先烈、了解英烈事迹,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还能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平台,讲述爱国主义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在日常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
(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少先队组织引领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以此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通过开展社会调查、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面现实社会问题,提升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与理解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使学生亲身体验社会服务的乐趣,在实践中培育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比如,学校可组织少先队员参与“红领巾卫生街”清扫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还能开展捐款、捐物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让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喜悦与成就,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
少先队组织着重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队伍训练、制定队规队纪等活动,强化学生纪律性与团队合作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集体活动的欢乐与团结力量,提升集体荣誉感。例如在运动会中,少先队员组成代表队参与各项比赛,通过团结协作、共同拼搏为班级争得荣誉,培育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开展小组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扶、共同进步,增强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
三、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体现方式
(一)自下而上的教育形式
少先队源于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有广泛基础。所以在设计德育内容、组织德育实践活动时,能更贴近学生,保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种自下而上的教育形式,是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比如在少先队活动里,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活动策划与组织。这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又能使活动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活动与实践相结合
活动是落实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程不同,少先队工作摆脱了枯燥的课堂讲授,将学生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在活动里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理论,让德育教育更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例如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学典型、立标兵”活动,通过评选“礼仪少年”“进步少年”等荣誉称号,激励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积极践行文明礼仪。同时开展环保演讲比赛、传统文化手抄报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接受教育、获得提升。
(三)组织优势与资源整合
少先队具备组织优势,可将少年儿童组织起来,依据具体教育特点,为学生渗透基本政治理念。结合社会发展现状,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科教活动、法制宣传活动、环保活动等。在这样有组织的群体中,德育渗透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学校利用少先队组织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像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既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又能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与道德水平。
四、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一)借助新媒体拓展德育教育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途径。少先队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活动。通过发布德育故事、分享优秀少先队员事迹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道德观。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如在线问答、话题讨论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提高参与度与满意度。
(二)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活动形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蕴含丰富德育资源。少先队可结合传统文化创新德育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育文化自信与道德品质。例如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著作,引导学生学习古人优秀品德与智慧。还可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中秋节赏月、端午节包粽子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传统节日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培育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
(三)注重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视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共同关注孩子思想动态与行为表现,引导其健康成长。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情况和孩子表现。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活动,如亲子阅读、家庭志愿服务等。通过家校共同努力,为孩子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五、结论
综上所述,少先队在德育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与重要作用。通过培育学生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等,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自下而上的教育形式、活动与实践结合以及组织优势与资源整合等方式,展现出独特魅力。在未来工作中,应持续发挥少先队独特优势,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君.浅谈思想品德教育中少先队作用的发挥[J].新生代, 2019,(02):66-70.
[2]高彩霞.少先队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42-143.
[3]王东侠.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活动的教育功能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25):119-120.
作者简介:崔书存(199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本科,菏泽鲁西新区陈集镇保宁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少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