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
冯艳娇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本文基于课标与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从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教学素材为媒介,渗透生命价值观;以科学论证和科学方法为导向,发展理性思维;以学科实验为载体,提高探究能力;以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推进步伐加快,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生物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 此,高中生物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摒弃机械式教育 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及“授之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及找到 问题的解决办法. 若想培养学生独立思维模式、激发学生 课堂学习主动性,还需将生物知识与生活中的知识整合, 让学生便捷掌握高中生物知识,培养学生高中生物核心 素养.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并能够对 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究的一种能力,具有核心素养的学 生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建设知识框架,让学生充分掌握知 识,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让学生顺利解答生物问题. 高中 生物核心素养具有以下特点:1.整体性,核心素养包括理 论知识及社会实践等内容,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包括遗传 规律及细胞知识、进化论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让学 生掌握生物知识外,也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索兴趣. 2.实践性,相比于其他课程,高中生物与学生自身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对此,教师 还需强化教学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客观 的认识. 比如,学习植物有效成分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 验操作提取芳香物质,在实践中学生会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3.延续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 针对生物课程延续性的特点,让学生自生活中寻找生物知识,强化学生对生物课程的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生命观念.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实践教学策略
(1)实施实验探究模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实施实验探究模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考虑到生命观念作为高中生物的基本核心素质,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其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坚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实验探索模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生物实验学习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加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当前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生物观念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低、探究积极性不足的现状,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认知规律和特点,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将重点难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能够结合教学实践和新的教学理念,调整实验教学过程,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2)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实验探究和社会责任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高中生物素质教育的目标。这需要教师结合生物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感知生命的伟大,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学生以客观、正确的态度学习理解生物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实验思维。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陪同学生,为学生解答问题和解惑,确保每组都能顺利完成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教师必须将生物知识与社会问题和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一定的生活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和分析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
从深度上讲,社会责任是指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总的来说,生物学的核心素质是不断发展的,教师需要改进和完善生物学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日常中常见水果和蔬菜到实验室,如西红柿、洋葱等。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从而将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特别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常见细菌。又如在学习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和分析当地的作物情况,并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所学知识加以解决。由此发挥高中生物课程开发的作业,全面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效率。
(3)巧设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巧设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学生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运用知识和理解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其他领域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要求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解生物核心素质的真正含义,并在教学中积极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合理地将学生分组,问“你知道如何证明植物向性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你认为植物向性的原因是什么?”等启发性问题。然后教师要让学生与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思考,并对交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并且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全程观察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当学生遇到困境,要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答疑等,让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交流中学习生物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精神与质疑精神。此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以学科核心素质为导向,在课堂上设置质疑与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积极思考、讨论和分析,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获得自己的探索成果。由此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知识,而且改变了学习方法,进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力。
三、结语
教育理念在不断的更新,高中生物教师应更新观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从重点关注一个或几个核心素养开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创新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东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9):2.
[2]王金,胡兴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 33(10):4.DOI:10.16165/j.cnki.22-1096/g4. 2017. 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