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王娟娟

洛浦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渗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语文教学这一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引言​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德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营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感悟,学生可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缓解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追求,从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一)部分教师对德育渗透重视不足​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德育渗透方法单一​

在进行德育渗透时,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往往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说教,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没有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机结合,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1.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内涵​

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例如,在学习《论语》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体现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教导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在人际交往中践行仁爱思想的重要性。又如,学习《离骚》时,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爱国情怀,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德育价值​

现代文学作品贴近现实生活,同样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如鲁迅的《祝福》,通过对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迫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人物的遭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在面对残疾的困境时,依然坚强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可以受到生命教育,学会珍惜生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渗透​

1.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学习《项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为了一条项链辛苦劳作十年,她的行为是值得同情还是自作自受?” 学生通过讨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对人性、虚荣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德育渗透。​

2.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给学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现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德育内涵。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感受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和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化德育渗透​

学校可以成立各种语文社团,如文学社、朗诵社、戏剧社等。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受到德育的熏陶。例如,文学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有思想内涵的书籍,交流读书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他人的分享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自己的思想。朗诵社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词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德育修养​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五、结论​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加强教师自身的德育修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德育渗透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问题情境化设计的策略[J]. 2024.

[2]刘世忠.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 003(003):P.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