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作者

李光 徐士杰

吉林市第四中学132002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阐述STEM理念内涵及其融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基于STEM理念的创新策略,包括设计跨学科实验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项目式学习及加强校企合作,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实施过程,并指出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STEM理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研究

一、STEM理念内涵

STEM理念并非简单地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学科知识相加,而是强调它们之间的深度融合与相互关联。在STEM教育中,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提供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理论基础;技术是实现科学原理的手段和工具;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知识进行设计、开发和优化的过程;数学则为各学科提供量化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综合素养。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教学现状

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内容陈旧等问题。大部分实验教学仍以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操作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旨在验证已学的物理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2.2 存在问题

1. 学科融合不足:物理实验教学局限于物理学科本身,较少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和方法,学生难以形成跨学科思维,无法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2. 创新能力培养欠缺:传统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操作规范和结果的准确性,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习惯于按照既定步骤完成实验,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的动力。

3. 实践应用脱节:实验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应用联系不紧密,学生在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难以迁移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

三、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策略

3.1 设计跨学科实验项目

教师应根据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实验项目。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过山车模型制作”实验项目。学生需要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过山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轨道坡度和速度等参数,运用工程知识进行模型设计和搭建,运用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实验项目,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运用数字化手段

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和软件,如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仿真实验软件等,丰富实验教学手段。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F - a图像,直观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同时,仿真实验软件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模拟不同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3.3 开展项目式学习

将实验教学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实验项目。例如,在“电容器”实验教学中,提出“设计一个可调节电容的简易装置,并应用于实际电路中”的项目任务。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4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企业实际项目和技术资源。例如,与电子企业合作,开展“电子产品电路设计与制作”实验项目。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和实际案例,学生在实验中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例

以“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实验项目为例,阐述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过程。

1. 项目引入: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太阳能设计并制作一个高效的热水器?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以及影响热水器效率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知识准备:学生复习物理中关于热传递、能量转化的知识,同时学习工程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等。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 方案设计: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案,包括集热器的结构、保温措施、水箱的设计等。运用数学知识计算集热器的面积、水箱的容积等参数,并绘制设计图纸。

4. 实验制作: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如焊接、组装等。同时,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提高热水器的性能。

5. 测试与评估:学生对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性能测试,记录不同时间段的水温变化,计算热水器的效率。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估,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5.1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实验教学。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的STEM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5.2 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实验设备、数字化教学软件、教学案例等。学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建设专门的STEM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和共享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5.3 评价体系完善

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在STEM实验教学中的表现。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项目成果展示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结论

将STEM理念融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跨学科实验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项目式学习和加强校企合作等创新策略,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资源建设和评价体系完善等问题,确保STEM理念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