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

周文

福建省建瓯市南雅镇中心小学 353101

摘要:本文探讨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部编版教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课外书籍丰富写作素材、摘抄优美语言提升文采,并开展读写结合活动培养写作能力,以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合理利用课外阅读辅助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能激起学生写作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作文学习;还可以积累多样写作素材,为作文写作奠定基础;从而能够增进学生写作水平与综合素养,促进全面成长。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激起学生写作热情,促学生积极投身作文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师长。处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课外阅读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开朗爱闹,对新奇事物怀揣好奇,课外读物内容丰富、形式不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可借助此点,为学生推荐引人入胜的课外阅读素材,如引人入胜的童话、悬疑冒险故事等。当学生处于融入这些有趣故事的阶段时,会自然而然地被文字的魅力牵引。例如,在学完既定课文后,教师推荐其他读物,学生在阅读这个阶段学习写作描写手法,进而自主写作练习。经过课外书籍翻看,学生能体验到写作的欢悦,不再认为作文是一项烦闷的功课,而是一种倾吐自我的方式,于是积极主动地进入作文学习阶段。

(二)积累多样写作素材,为作文写作铺就稳固基石

写好作文的关键就是积累写作素材,而课外看书是学生积攒素材的重要方式。如今小学生能接触到的课外读物数量庞大,囊括了各种样式和方面,学生采用阅读不同的书籍,如科普类、文学名著等,可得到丰富的知识素材集。在泛读“四大名著”的阶段,学生不仅能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水平,还可积累大量的历史典实、人物形象和绝妙语句。教师也可引导学生树立摘抄本,记录阅读推进阶段碰到的优美词汇、句式等,这些素材的攒聚,能让学生在写作时不再有找不到话写的苦恼,而是有丰富的内容可去选择,让作文更生动、具体,为作文创作铺设坚实基石。

(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及综合素养,带动全面成长

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意义重大。作文写作要求学生呈现较强的文学综合素养,囊括恰当的用词、合理的文章框架谋划等,利用海量的课外看书,学生可接触到多样风格的文章,获取别样的写作技巧及手段,由此让自身的文学素养持续提升。[1]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有帮助,在阅读阶段里,学生需要把握文章内容,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这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阅读寓言故事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可创造出独特的情节和形象,此外课外阅读还可造就学生的精神底蕴,扩大他们的眼界,助力学生的全面向好。

二、借助课外阅读助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一)丰富写作素材,夯实作文基础

教材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素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为例,这一单元的习作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籍。比如描写马小跳时,作者通过写他“走路总是连蹦带跳,说话像放鞭炮一样快”,让一个活泼好动、性格直爽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再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写作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在写介绍昆虫的作文时,学生就可以借鉴书中的描写,如“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让自己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准确。

(二)摘抄优美语言,提升作文文采

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通过课外阅读摘抄优美的语言是提升作文文采的有效方法。部编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摘抄优美语句。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教材中的《乡下人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沈从文的《边城》,书中对湘西乡村的描写细腻而富有诗意,如“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学生摘抄这样的语句,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在写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时,就能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提升作文的文采。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中的《开国大典》对盛大的庆典活动进行了精彩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史记》中关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如“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感受古人对宏大场面的描写技巧。

(三)开展读写结合活动,培养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例如,在低年级看图写话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教师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绘本,绘本以简单的文字和形象的画面讲述了大卫的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绘本,然后仿照绘本的形式,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写话。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2]又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等寓言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伊索寓言》,在学生阅读完寓言故事后,开展“故事新编”的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寓言故事进行改编,如将《龟兔赛跑》改编成兔子吸取教训,在第二次比赛中认真对待,最终赢得胜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作文教学始终是其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所在。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拓宽自身视野,发散自身思维,提高自身综合人文素质,在阅读中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梅.谈课外阅读对小学生作文学习的重要性[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3):22-24.

[2]戴艳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教学探索[J].考试周刊,2024,(4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