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美术课堂“以评促学”的实践分析
王玉兰
威远县严陵镇河东街小学校 四川内江 642450
引言:
众所周知,评价既能够为教师对学生知识运用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及时提供帮助,又可以对莘莘学子学习流程以及获得成果进行客观考评,还可以辅助教师改进与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美术是小学阶段的必学科目之一,如果想要促进美术教学质量提升,那么必须全面创造良好教学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清晰表达出内心想法。2022 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当为学生个体全面发展而正向评价。”所以,立足新课标视域下,小学美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当始终坚持“以评促学”,密切关注学生进步,捕捉和欣赏学生独特性表现,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逐步加深其艺术体验,并在改善学习时对评价结果进行采用,推动全面发展学生艺术特长顺利实现。
一、合于育人,源于情境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评价进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慢慢发现自身存在的强大艺术潜能,主动尝试对评价结果加以合理运用,以此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推动艺术特长更好发展。以《巧做花点心》为例,本课的大观念实际上就是让班级学生在亲身参与花点心制作期间,品味到生活的美好,养成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并树立文化自信。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为学生精心创设身临其境般的情境加强学生和生活的联系。具体情境如下:“今天,老师家乡美食街上新开了一家点心店,因为客人络绎不绝,生意十分火爆,所以老师张贴了一则招聘优秀点心师的告示,面向班级全体学生进行招聘,共同制作带有满满家乡味道的特色花点心。”学生齐心协力探索,对橡皮泥的哪些技法加以运用能够制作出令人难忘的花点心?小学美术教师设计上述问题情境的意图是,以小学生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合理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可以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以及趣味性较强的学习任务,以此为学生全面构建出一个造型游戏课堂。具备开放性特征和有意义造型元素的基本故事,是将素养立意呈现在具体教学中的有效渠道 [1]。
二、基于标准,融入过程
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做到以自评单作为重要载体,以实际问题作为核心驱动,促使学生通过勾选形式来对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如此的及时性和针对性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不仅可以将学生艺术潜能彻底激发,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相应问题,组织开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开放性教学。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制定“优秀点心师”的基本标准,合理解决具体问题,根据学习单开展师生协同合作。一般来说,设定标准和评价结果所形成的明显差距,能够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程度反映出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评价,可以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实现。问题如下:
问题一:阐述优秀点心师应当具备哪些本领? A 学生:制作的点心既要美味,又要美观。B 学生:具备造型美。教师设计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真实问题情境过程中确立其自评指标,对美术语言加以灵活运用,学会从色彩和造型等不同方面来对常见生活事物进行欣赏与评述,认真欣赏和用心感受事物中蕴含的美,推动学生个体审美感知素养更好发展。
问题二: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花点心是什么?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做出来。有的学生说:桂花糕;有的学生说:马蹄糕。听完学生的答案后,教师说道:“接下来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拿出橡皮泥大胆尝试动手制作吧!”在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继续说道:拿出自己的学习单,认真观看第一个问题:“优秀点心师”应当具备哪几点能力,同学们用笔如实勾选。接着教师说道:我发现绝大多数小学生并未勾选“造型美”选项,究竟要具备几种技法才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点心师呢?集中注意力观看动态视频,阐述橡皮泥运用的基本技法。观看完以后,学生回答教师问题:“有捏、刻、压和搓”,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总结与评价,为本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总之,在课堂上,小学美术教师设计上述问题,是想通过任务驱动来促使学生个体在做中思。教师在学生经过一次独立自主创作以后,借助学习单来逐步引导学生及时性与针对性地合理评价艺术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判断自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的美术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快速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改进。而教师则可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对教学难点进行动态调节,从而推进“以评促学”实现,真正意义上成就学生 [2]。
三、趋于学习,合于育人
该环节有助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能够推动课堂从“育技型”转变成“育人型”实现,将“以美育人”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小学美术教师问道:“制作好的花点心,大家最想送给谁?”有的学生说想要送给好朋友,有的学生说想要送给爸爸妈妈。教师说道:“感谢各位优秀点心师的不遗余力地推广,让越来越多人品尝到了本店特有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中华味道。”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潜移默化中建立美好信念。小学美术教师利用真实情境全面贯穿教学课堂,借助制作美味花点心来打通联觉,可以将学生情感与记忆勾起,有效激发学生个体家国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评单合理融入评价,以问题解决为基点来统整教学内容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借助不断优化课堂活动、精心设计学习单以及应用活化评价方式来在具体情境中落实评价,不仅可以达到预期提质增效目的,还可以切实做到“以评促学”,从而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庞金明 . 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 [J]. 三角洲 ,2025,(06):224-226.
[2] 黄娜 . 新课标视域下美术课堂“以评促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快餐美食店”一课为例 [J]. 中国教师 ,2023,(1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