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育心 体德兼进
付伟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253000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大环境下教育改革进度不断深入,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向和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片面化转化为多元化,不再局限于运动技巧和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更加关注和强调学生德育教育。本文首先详细分析高职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德育育新教学的实际作用,并结合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要求与实际情况,详细讨论德育育新体育教学优化策略,以此有效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多角度发展。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作用;情绪发展;情景教学法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专业技巧和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在高职院校教学结构体系中,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不仅可以让高职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学生德行素质、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会抵抗能力,而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怎样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相互结合,成为教师以及高职院校需要重点探索的关键点。
一、育德育心体育教学作用
(一)提高学生品德
高职院校实际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活动环节中包含着许多德育教育元素,如合作精神、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通过积极参加体育实践活动,充分感受和领悟体育课程中的宝贵品质,比如:高职院校实际开展篮球竞赛时,想要获得成功,学生需要与队友建立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团结合作,所以此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即使面对比赛失利,学生也可以在参与体育活动期间接收挫折,始终保持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宝贵精神,培养良好的品质。
(二)适合职业发展要求
相对于其他学段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将直接进入到职场环境中,所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会成为学生职业发展和未来成长的基础条件和保障因素,而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抗压抵抗能力等,以上因素和能力能够与社会对于职业的需求高速符合,比如:在社会以及工作岗位上,自身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可以更快融入高质量的工作平台,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而面对工作环境中的困难和阻碍时,只有自身具备坚韧不拔精神的学生,还可以自如应对[1]。
(三)有利于学生情绪发展
相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为大多数企业在筛选岗位员工时,纷纷将岗位门槛提高,但是此种岗位设定无形之中过滤了许多优秀的高职院校学生,学生就经常面临学业完成、岗位就业以及社会交往等多各方面的压力,长期以往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家长和教师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体育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解放压力、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的环境与平台,其核心原因是由于学生在运动期间,身体内部会快速分泌内啡肽物质,有效控制学生的神经变化,在培养学生德行品质的同事,有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焦急情绪,始终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同时体育课堂教学实际开展互动教学环节时,体育竞赛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交往水平,保证学生的身心稳定。
二、育德育心体育教学优化策略
(一)建立教学结构体系
在德育育新体育课堂教学优化期间,想要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水平,则需要建立适合的教学结构体系,并将德育教学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在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方面,除了要教授传统的运动技能以外,教师还要重视中职学生体育项目鉴赏能力和自主锻炼思维;而在德育教育目标方面,要利用体育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集体精神、爱国精神、责任感等;在心理教育目标设定方面,教师则需要在日常教学和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情绪变化,通过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期间,情景教学法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创建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情景中充分感受知识的魅力,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增加适当的德育教学情景,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环境中设定运动会比赛,在为学生讲解比赛规则的同时,要求同学自觉遵守赛场的规则,如尊重对手、不断拼搏、共同努力和集体荣誉等。通过此种情景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体育项目和课程所包含的德育知识与内涵,增加学生的体育道德水平,规范个人行为[2]。
2.合作教学法
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合作教学法的应用相对频繁,通常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利用小组组员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教学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组员沟通能力,比如:实际开展篮球技术教学和实践练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索篮球竞赛的具体战术,在竞赛期间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以此有效解决竞赛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篮球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宝贵精神。
(三)丰富教学内容
1.引进特色体育项目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文化积累,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以兴趣教育为主,所以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新兴项目,比如:射箭、攀岩、瑜伽等,以上项目自身具有极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于现代化体育的学习需求。在新兴项目的选择上,还可以结合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开发新型的体育课程,还能够与学生所学专业相互结合,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条件,而在以上教学内容的设定上,可以巧妙的增加德育教育和心理元素,比如:学生在参与攀岩教学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勇敢向前的宝贵精神。
2.探索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价值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传统的体育项目数量众多,品类十分复杂,比如:武术、太极拳等,以上传统项目不仅具备特殊的运动方式和锻炼内容,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中职院校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时,想要有效发挥德育教育的实际作用,应积极引进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充分了解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价值,比如:通过武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并且在练习武术时,学生还可以充分了解到武术中所包含的品德,如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等,以上宝贵精神均可以帮助学生在练习体育项目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德行[3]。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期间,育德育心、体德兼进是主要教学方向,为了实现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学校要详细分析体育教学要求并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引进全新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将德育教育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徐建冲,蒋聪.基于职业需求导向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5,6(04):134-136.
[2]蒋聪,徐建冲.基于职业需求导向的高职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2024,(10):127-129.
[3]段炼娥,卢洋.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职体育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05):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