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犊牛腹泻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作者

顾冰冰 周子祥

1. 涟水县石湖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2. 涟水县东胡集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引言

犊牛腹泻病是养牛业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该病不仅影响犊牛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了解犊牛腹泻病的发生原因,采取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保障犊牛健康、促进养牛业发展至关重要。

1 犊牛腹泻病的发生原因

1 饲养管理因素

饲养环境对犊牛健康影响显著。牛舍卫生条件差,如粪便清理不及时、潮湿阴暗,易滋生大量细菌和病毒,增加犊牛感染腹泻病的概率。同时,牛舍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当,过冷或过热、湿度过高,都会降低犊牛的抵抗力,使其更容易患病。

在饲养方面,不合理的喂养方式也是导致犊牛腹泻的重要原因。犊牛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若过早或过量投喂难以消化的饲料,易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腹泻。此外,饲料质量不佳,如饲料发霉变质,含有有害物质,也会对犊牛肠胃造成刺激,导致腹泻。

2 病原体感染

多种病原体可引发犊牛腹泻病。细菌方面,大肠杆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能产生毒素,破坏犊牛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沙门氏菌也会感染犊牛,引发肠道炎症,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

病毒感染同样不容忽视。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是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毒,这些病毒主要侵袭犊牛的小肠上皮细胞,使细胞受损,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出现腹泻症状[1]。

寄生虫感染也是犊牛腹泻的原因之一。球虫寄生在犊牛肠道内,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犊牛生长发育迟缓,出现腹泻症状。

2 犊牛腹泻病的临床症状

2.1 粪便异常

犊牛腹泻病最明显的症状是粪便性状改变。患病初期,粪便含水量显著增加,原本成型的粪便变得稀软呈粥样,排便次数也比健康时明显增多,且排便时较为急促。随着病情发展,粪便会进一步变稀呈喷射状水样,颜色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呈现黄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等异常色泽。有时粪便中还会混杂着透明黏液、暗红色血液或未消化的饲料残渣,散发着明显的酸臭味或腥臭味。这些症状是肠道黏膜受到损伤、消化功能出现紊乱的直接表现,若不及时干预,症状会持续加重。

2.2 精神状态不佳

患病犊牛精神萎靡,整体状态较差,表现为低头耷耳、眼神涣散缺乏神采,四肢无力不愿活动,即便有声音、光线等外界刺激,反应也十分迟钝。它们常常独自卧在牛舍角落,不愿与其他犊牛接触互动。食欲也会明显减退,严重时甚至完全废绝,就算是平时喜爱的饲料也丝毫没有兴趣。由于长期无法正常进食,身体得不到充足营养,会导致体重快速下降,身体日渐消瘦,这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节奏。

2.3 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

由于腹泻持续发生,犊牛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不断丢失,会快速出现脱水症状。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鼻镜干燥无湿润感;随后,眼窝会逐渐凹陷,皮肤弹性降低,用手捏起皮肤后恢复速度缓慢,口唇也会变得干裂,出现口干舌燥的状况。同时,体液失衡会引发酸碱平衡失调,进而影响到心脏和呼吸功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四肢末梢发凉等一系列症状。若不能及时为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犊牛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

3 犊牛腹泻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犊牛腹泻病的基础。牛舍需每日进行清扫,将粪便和污水及时清理到舍外的发酵池,防止残留物质滋生细菌。每周选用过氧乙酸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对地面、墙壁、食槽及栏杆等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消毒后关闭门窗一段时间,再通风透气后让犊牛进入。牛舍要始终保持干燥通风,可安装温湿度计随时监测,冬季通过合适的保温设备维持适宜温度,夏季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将湿度控制在合适范围,避免潮湿引发犊牛肠道不适。

合理的饲养十分关键。犊牛出生后要尽早喂初乳,初乳温度需适宜,每日投喂多次。之后随着日龄增长,逐步调整初乳比例,慢慢过渡到常乳,再适时添加含益生菌的开口料,每日分多次投喂,投喂量以犊牛能吃完且不浪费为宜。饲料要储存在干燥且不易受潮的地方,投喂前仔细检查有无结块、霉变等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饮水要保持清洁,使用专门的饮水器具,每日更换饮水,定期对饮水器具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微生物污染。

3.2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犊牛腹泻病的重要手段。要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常见病原体,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

一般而言,犊牛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进行首次免疫,间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加强免疫。疫苗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阳光直射。接种前检查疫苗,确保疫苗完好且在有效期内。接种时选择合适的部位,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每头犊牛使用单独的针头。接种后做好相关记录,观察犊牛状态,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疫苗开启后要尽快使用,剩余疫苗按规定处理。

3.3 药物治疗

当犊牛发生腹泻病时,需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可先采集粪便样本进行相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像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都是常用的抗生素 [2]。

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犊牛出现脱水和酸碱平衡失调,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液 [3]。同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具有止泻、收敛作用的药物,缓解腹泻症状。

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选用合适的驱虫药物治疗,如球虫感染可使用磺胺类药物。用药时要严格按照要求,避免滥用,同时密切观察犊牛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4 日常监测和隔离

建立日常监测制度,定期对犊牛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平时多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以及粪便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一旦发现有犊牛出现腹泻症状,要立即将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犊牛。

对隔离的犊牛要进行单独饲养和精心护理,为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支持。同时,对犊牛使用过的器具以及活动过的区域,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避免病原体扩散,防止其他犊牛受到感染。在隔离期间,要持续关注犊牛的恢复情况,待其痊愈后再考虑是否放回群体。

4 结束语

犊牛腹泻病由多因素引发。细菌、病毒、寄生虫易侵袭免疫力弱的犊牛;牛舍卫生差、温湿度不适、饲料及喂养不当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该病严重影响犊牛生长,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造成经济损失。不过,可通过综合措施应对:加强饲养管理,营造适宜环境与科学喂养;依疫病流行特点接种疫苗;针对病因及时用药;做好监测与病牛隔离。养殖户重视防控、提升技术,能保障犊牛健康,助力养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富荣 .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综合防控措施 [J]. 吉林畜牧兽医 ,2024,45(01):121-123.

[2]郭 成 . 犊 牛 腹 泻 影 响 因 素 及 有 效 防 治 [J]. 中 国 畜 禽 种业 ,2017,13(09):89.

[3]刘 瑶 . 犊 牛 腹 泻 的 原 因 及 防 治 对 策 [J]. 农 业 科 技 与 信息 ,2016,(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