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里的非遗:平遥推光漆器
陈楷婷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自豪感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又得到了大众的重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重新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平遥市是我国漆器的代表工艺之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山西晋中平遥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平遥地区的风土人情,是平遥人民生活的缩影,也是平遥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是我国漆器的代表工艺之一,也是我国平遥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推光漆器;工艺;创新
作为我国的四大著名漆器之一,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与创新,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技法是越来越精美、精湛。“鸿锦信漆器铺”由当时的富商、漆艺鉴赏收藏家季斗龙于乾隆初年创立,发扬光大了平遥漆器推光、擦色、彩绘等方面的独门绝技。此后,平遥推光漆器的装饰技艺开始逐步建构起一套由王春、闫道康、赵学林、马永富这一平遥漆坛“四杰”以及后来的乔泉玉传承而成的、属于自己的系统。随着文旅融合战略的提出和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平遥推光漆器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传播力度,扩大其传播区域,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平遥推光漆器的文旅融合之路将得到全面的探索。
一、历史传承
平遥推光漆器以清代以前的素底描金为最主要技法,加上推光漆面打磨与描金画法相结合,使所用漆层增厚,使得描金漆器成为当时装饰的主要手法。到了清末,在漆匠王春的带领下,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的革新之路在漆工王春的带领下越走越艰难;而涂料师阎道康,则是涂料师赵学林,他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研究并推广了涂色勾金、分色套版等工艺,并将漆器制作技艺做到了极致,做到了炉火纯青;油漆工马永富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他的勾金功夫;民国时期的漆工巧全玉,在传统工艺的技法上,将用漆的色彩浓墨重彩地更上一层楼,由此造就了巧夺天工的浓厚漆艺风格。
现代保存历史最悠长只有明清时期的平遥推光漆器,不但品类重多、繁杂,且多以家具品类和一些实用的物品为主,漆器所运用的漆底色通常有两种,颜色分别是红色与黑色,髹饰的点缀大部分运用的是描金彩绘及擦色描金。通过欣赏现代美术馆所保存的漆器遗物,可以明显感受到属于平遥推光漆器所专属的艺术观赏价值和独有的现实利用价值。
二、工艺特点
平遥推光漆器工艺极为繁琐,主要特点是以手掌推出光泽,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灰胚上反复刷漆,先用砂纸蘸水擦磨,再用手掌蘸油推磨,一个小步骤需要反复五到六个来回,而且一定要等到上一次刮上去的灰整个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或再一次重复同样的步骤,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平遥推光漆器制作过程中需要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就是这样的:一件漆器的制作凭着技师的手感推到漆面生辉、细腻华润、光洁如镜,最后再在漆面上绘画,全部靠手工完成,每一次的推擦都是平遥推光漆器技艺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平遥推光漆器除了神韵之外,其用材也非常考究,采用的是天然漆料——大漆,也就是刮去树皮后流淌出来的黄土高原特有的漆树。
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会有五个工序,分别是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工,其中的步骤还有“披麻挂灰”的说法,也会运用描金彩绘、刀刻雕垫、堆鼓镶嵌等手法,但大多所呈现出来的感觉仍将以流畅的线条、和谐的色调为主,因此,漆器上的彩绘会以流畅的纹饰为主,以流畅、和谐的色彩为主,在漆器上会以线条流畅为主,色调和谐,且传统髹饰工艺所用的大部分材料,用完后也会化归泥土,为保障生态环境平衡提供有效路径。
三、现代发展
从 1958 年平遥推光漆器厂顺利成立了,从传承理念的角度分析,以前的技艺只采用很单一的方式进行传承,而且只在师徒之间流传,相比而言,不仅受众人群不多,而且使会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有了作坊,漆器也是比较固定的制作流程,这种工艺是非常有传承和延续意义的,所以,在制作过程中,漆器的制作过程也是比较固定的,而且漆器在制作的过程中,漆器的工艺也是比较好的,所以漆器的制作工艺比较固定,而且漆器的制作流程比较固定。漆艺家薛生金除了传承乔派风格,重现久违的堆鼓罩漆工艺外,经过不懈的努力与钻研,更创造出许多独特的新工艺与创作题材,不仅使装饰技艺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元,更有可能在呈现上出现更多的创制漆器的新技艺,是这项技艺的重要传承与革新者。也因为多种技艺的交叉组合,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以属于漆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其流派在漆器制作上既保存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在创新方面对传统漆艺的思考,以及在器物实用方面对传统漆器技艺的实践,薛派漆艺在这样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这就是漆器制作中的薛派漆艺。
漆艺人薛生金所创作的《玉宇琼楼》漆画作品,是其以山水题材为主的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品所呈现的画面凹凸有致、层次分明、既感受得到虚实交叠的效果,作品中所塑造的情景都栩栩如生。从玉琼楼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把一件漆器做好,要想制作平遥漆器作品,需要大量的技法组合在一起,综合运用,而当时漆器装饰题材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漆器作品的山水题材。
平遥推光漆器厂的成立,为传承和推广平遥推光漆器传统技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其社会形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系来看,在其细微的变化中,还是可以挖掘出平遥推光漆器的风格与技艺。
四、当代革新
平遥推光漆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工艺繁复,融合了彩绘、脱胎、雕填、镶嵌等传统饰技,近代平遥漆器博采众家漆器的所长,逐步形成了以“大漆饰”、“描金彩绘”、“手掌推光”为主的艺术基本特征,在近代的平遥漆器的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以彩绘、脱胎、雕填、镶嵌等传统饰技为主的艺术特点,平遥推光漆器小到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任何东西,也大到可以是家中的陈具摆设,更是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的首选。平遥漆艺在时代变迁中,应如何保留其传统价值和精神,以应对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不断变化的挑战,需看一代又一代的技艺人在掌握基本推光漆器技艺的基础上做品类、装饰图样的创新和技法的综合运用。
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越来越被重视,其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并且这项技艺也是有意识的被漆艺人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做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漆器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实用和祈福愿望的阶段,为技艺的传承,而是在体现各个设计者个性和精神的基础上,将漆艺开始具有娱乐功能,不再只是装饰用品或者生活物件,大大增加了此项技艺的受众群体,还保留了传统的美学精神于理念,由传统的老工艺成为一个极具前景的新兴产业。
五、结语
平遥推光漆器把文旅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缩影和内容,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制作技艺精湛;平遥老漆器艺人以推光漆器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为特色,使其产业发展不断壮大。近年来,晋中市加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挖掘力度,不断推动一批地域特色明显、文旅融合、互为赋能、相互促进的艺术形式发扬光大,进一步创新产品和业态。平遥推光漆器在保留原有色彩的同时,又顺应时代变迁而富于变化,作为民俗工艺品,形成强烈反差的审美特征。相信平遥推光漆器经过多方努力,一定能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01期刊类[J]:
[1] 王妍冰.浅析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及发展.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22):174-177
[2] 成改霞.平遥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及其传承[J].天工,2023(35):48-50
[3] 朱慧慧.文旅融合视域下非遗产品的生产性保护研究——以平遥推光漆器为例. 中国商论,2021(13):94-96
[4] 岳姝宏.推光漆器的艺术美感——以平遥推光漆器为例. 大众文艺,2017(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