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

刘金桃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第三小学 016000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但传统作业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下降。作业分层设计通过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差异化的作业目标、内容与评价标准,既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实现“减负增效”。因此,探究“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创新策略,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与挑战

“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严格要求与全新挑战。政策核心强调严控作业总量与时长,明确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日均不超60 分钟,并倡导作业设计兼具科学性、多样性,突出实践性、探究性与趣味性,杜绝机械重复及惩罚性内容,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存在显著弊端:形式上多局限于抄写、背诵与习题练习,缺乏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融合,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内容上“一刀切”式布置,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致使学困生不堪重负,学优生潜力未被充分激发;评价方面过度依赖对错与分数,忽略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无法提供有效反馈。在此背景下,作业分层设计成为破局关键。它通过精准匹配学生需求,以差异化任务激发学习主动性,均衡负担分配,同时借助实践、合作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切实契合“双减”政策的育人导向 。

三、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显著的现实意义。理论层面,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生存在语言、逻辑、空间等多种智能类型,这为分层作业设计提供了方向,教师可据此设计语言表达、创意绘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任务,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立足学生现有水平与潜在能力间的“最近发展区”,分层作业通过设置阶梯式任务,助力学生在各自能力范畴内实现突破。现实意义上,分层作业能有效减负增效,减少学困生的无效重复练习,为学优生提供拓展路径,提升作业效率;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还能通过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强化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创新策略

在“双减”政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通过多维度策略的协同实施,构建起科学、系统的作业体系。首先,精准分析学情是分层设计的前提,教师通过课堂表现、单元测试、学习态度调查等方式,从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维度,将学生动态划分为基础巩固型(A 层)、能力提升型(B 层)、拓展创新型(C 层),并建立成长档案记录阶段性学习数据,确保分层不固化,可根据学生进步灵活调整。

基于学情分层,作业目标设定呈现阶梯式递进:A 层聚焦字词巩固、课文背诵等基础内容;B 层侧重段落分析、短文续写等知识迁移应用;C 层则以整本书阅读报告、跨学科项目作业激发探究与创新思维。在内容与形式上,分层设计打破传统单一模式,基础类作业以字词闯关游戏、思维导图等趣味形式夯实基础;实践类作业结合生活场景,如A 层收集家庭物品名称、C 层策划节日活动方案;拓展类作业围绕主题探究展开,如“传统节日”调研。同时,作业形式融合跨学科元素(如古诗配画)、项目式学习(如校园植物图鉴)及数字化任务(如 APP 配音朗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综合性。

评价体系是分层设计的重要保障,通过多元化标准关注学生进步幅度、创新思维与合作态度,采用“星级评价 + 评语”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与家长评价,构建多主体反馈机制;并依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作业任务,针对薄弱环节提供个性化指导,形成“学情分析—目标分层—内容创新—评价反馈”的闭环体系。这一系列策略不仅实现了作业的精准减负与增效,更促进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个性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五、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在“双减”背景下,以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的分层作业设计实践取得显著成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差异化作业:A 层学生通过抄写生字词、绘制标注爬山虎生长图夯实基础;B 层学生仿照课文观察植物并完成短文,提升语言运用能力;C 层学生开展“植物生长奥秘”探究,撰写科学小论文,锻炼高阶思维。经过一个月实践,A 层学生字词掌握率提升 15% ,B 层写作逻辑性增强,C 层学生在区级科学征文比赛中斩获多个奖项,学生作业积极性大幅提高。此外,对该校四年级 200 名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 85% 的学生认为分层作业更有趣且减轻了负担,90% 的家长认可作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也反馈学生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个性化学习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充分验证了分层作业设计在减负增效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结论

“双减”政策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指明了改革方向,分层设计通过精准匹配学生需求、创新作业内容与评价方式,实现了“减负”与“提质”的平衡。在实践中,教师需深入研究学生差异,灵活运用分层策略,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结合。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应进一步探索与信息技术、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作业的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姬凤. " 双减" 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作业分层设计策略[C]//第二届新时期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7.

[2] 洪希莉 . " 双减 " 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递进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J]. 教师 ,2024(18):24-26.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4.18.010.

[3] 池雪珍 . 作业显效 减负增效——探究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策略 [J]. 时代教育 ,2024(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