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郭明霞
庆城县熊家庙九年制学校 745100
1 引言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核心素养不仅包含语言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跨文化理解、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初中英语课堂中仍存在教学目标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评价手段单调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受限。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从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及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入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可通过任务型活动、情境模拟、项目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本文旨在系统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升的路径,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2 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结构
优化教学设计是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及文化理解的全面提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明确课堂目标,合理安排知识讲解、任务活动与讨论环节,形成结构清晰、环环相扣的课堂流程。例如,在“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主题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图片和短视频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随后设置阅读理解任务,让学生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小组讨论和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并进行口头汇报,实现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同步训练。
课堂结构的合理安排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导入—讲解—任务—总结的四步模式,通过环环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建构知识。在导入环节,通过真实情境或趣味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解环节强调知识点与实际任务的结合;任务环节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表达;总结环节则对知识应用和思维成果进行巩固和反馈。通过这种结构化的课堂设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结构,需要教师在设计环节中兼顾语言技能、思维发展与文化意识,并通过任务型活动和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为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和课堂有效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3 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是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不应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应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和学习的建设者。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和丰富的学习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Travel Planning”主题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条旅行路线,并在模拟情境中进行汇报和答辩。学生需要自主查阅信息、讨论路线安排、计算预算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方案。这种任务型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思维能力。
课堂互动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辩论、情境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例如,在学习“Shopping and Bargaining”单元时,教师安排学生模拟顾客与店员的对话,轮流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实际交流掌握常用句型和表达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如何表达意见、解决冲突和完成交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显著提升。
此外,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表达机会,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口头汇报、PPT展示或短视频创作,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形式。通过多样化活动和自主实践,学生在语言、思维与合作能力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课堂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显著增强,为核心素养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4 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语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结合学生语言能力、思维水平及学习兴趣,制定分层任务、提供多样资源,实现因材施教。例如,在“Healthy Lifestyle”单元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主要完成文章理解与词汇巩固任务;提升层关注文章细节分析与观点提炼;拓展层则进行观点讨论及相关主题写作。通过分层任务设计,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水平的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可以为不同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电子课件、短视频、语音素材和参考书籍,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在口语活动中,教师可设计不同难度的角色扮演或情境对话,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挑战。例如,在“Ordering Food”口语任务中,基础层学生使用简单句完成对话,高层次学生则模拟餐厅服务场景,进行多轮交流并加入礼貌用语和文化背景知识。
5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发展及合作学习水平。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应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例如,在“Daily Routine”单元的口语展示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同伴评价、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评估学生思维逻辑、任务完成情况及团队合作能力。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通过课堂观察、作品展示、讨论表现及项目任务成果等多维度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多元化评价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自主性和责任感。在“Shopping Dialogue”任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引导其改进表达方式,并通过小组互评促进合作学习,形成良性互动。
6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需要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差异化策略及多元评价等方面协同推进。通过任务型活动、情境模拟和分层评价的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及学习兴趣,为初中英语教育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范锐霄.将核心素养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教育艺术,2024(4):22-23
[2]潘立建.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学周刊,2024(23):98-100
[3]付香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2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