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慢性呼吸道的治疗措施分析
刘英淼
承德市动物卫生检疫站 河北承德 067000
引言:随着现代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慢性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具有病程长和传播范围广等特征,会影响到猪群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以及养殖经济效益。在临床症状上进行分析,患病猪表现为多个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这除了会导致育猪生长迟缓以外,还会导致母猪繁殖性能受损。在致病机制上进行分析,猪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综合性疾病。但当前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还面临着病原体容易产生耐药性等多种挑战。所以,在今后有必要深入探讨猪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措施,探索出新的治疗方案,从而控制疾病传播,降低养殖户损失,推动养猪业绿色健康发展。
一、猪慢性呼吸道的病因和症状表现
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较为复杂,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的比较多,不仅有猪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还有圆环病毒以及蓝耳病毒等。其中猪肺炎支原体是引发慢性气喘病的核心病原,会导致猪群咳嗽和生长迟缓。除此之外,氨气浓度高和通风不良以及密度大等环境因素,会降低猪群免疫力,为病原感染创造条件。
如果猪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初期会表现为干咳,尤其是在清晨和运动后特别的明显,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患病猪会转化为湿咳,呼吸频率快。如果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猪会出现腹式呼吸。通常病猪体温正常,但食欲减退,生长速度下降。
二、猪慢性呼吸道的治疗措施
(一)药物治疗方案优化
在治疗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过程中,可利用药物治疗这种关键的技术手段,但由于疾病病程较长,病原体容易产生耐药性,需要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药敏试验指导用药。药敏试验特别的重要,这是避免盲目用药和减少耐药产生的主要依据,在具体进行药敏试验的过程中,需要从患病猪体内分离出优势病原体,运用纸片扩散法对不同抗菌药物对病原体的抑制效果进行检测,结合试验得到结果合理选择敏感药物[1]。以巴氏杆菌感染为例,药敏试验显示多种药物具有敏感性,如阿莫西林和多西环素等。对于猪肺炎支原体常用的敏感药物有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地区不同养殖场不同病原体耐药情况存在差异性,同一养殖场不同批次的病原体耐药性容易发生变化,需要做好药敏试验,不断对用药类型进行调整;
然后合理联合用药策略。如果猪群存在混合感染,需要遵循药物作用机制互补和协同增效的原则,利用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联合用药方案。以对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到疾病为例,在具体治疗的期间,可按照说明书联合的使用氟苯尼考和黄氏多糖,再配合地塞米松去使用,以缓解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和炎症症状。但在联合用药的期间,对于药物剂量和用药疗程,需要重点的进行控制,并做好对药后猪群反应的记录,以调整用药方案。
最后用药疗程和计量控制。要想提高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水平,需要确保足够的疗程,避免由于疗程不足导致病情反复。通常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为7 天,如果病情非常严重可延长到10 天。在用药剂量方面,需要做到精准计算,并在计算的期间根据猪体重和年龄以及药物说明书。比如,在运用氟苯尼治疗育肥猪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期间,常用的剂量为20—30mg/kg 体重,每日一次,拌料或饮水用药,连续使用5-7 天。
对于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等病毒性病原,可在饲料中添加利巴韦林或金刚烷胺(需注意当地用药规范),每吨饲料添加 100⋅150g ,连续使用 5-7 天,抑制病毒复制。
(二)环境管理优化
这也是控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点,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并在这方面利用横向负压通风与纵向正压通风结合的模式,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在根据猪舍容积配置风机功率,安装 1.5kw 轴流风机 2-3 台,保障空气每小时交换 4-6 次。每天分时段的进行定时通风,春秋季选在上午 9-10点、下午 3-4 点,夏季延长至早晚各 1 次,每次 40-60 分钟,冬季则在中午气温较高时通风,避免冷风直吹猪群,通过安装挡风板使气流沿屋顶迂回下沉,将氨气浓度控制在 15ppm 以下、硫化氢浓度控制在 10ppm 以下。
也要注意对温湿度调控,并在这方面配备智能监测设备,通常仔猪保温箱通过红外加热灯维持 20 度到 30 度,箱内湿度控制在 65‰ 。阴雨天气开启除湿机,并控制好舍内湿度,防止高湿环境滋生霉菌[2]。
(三)免疫预防体系完善
为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避免该疾病的发生,在具体治疗的期间,需要制定免疫程序,建立免疫预防体系,对猪接种高效的疫苗,提高猪群对特定病原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具体在制定免疫程度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还应结合猪群的年龄,保障疫苗在猪群容易感染阶段产生免疫力。其中对于仔猪免疫,需要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的免疫时间。如果母猪没有接种疫苗,仔猪在 7-14 日龄实施首次免疫工作,进行肌肉注射 2mL 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21 日龄接种 对 2mL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进行肌肉注射,35 日龄加强免疫 1 次,避免断奶后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备母猪配种前 30 天对猪支原体肺炎疫苗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进行注射,经产母猪每胎次产后 10 天补免 1 次,确保母源抗体持续传递给仔猪。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再加上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减少猪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伟伟.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J].现代农村科技,2025,(09):93.
[2]梁明霞.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控[J].四川畜牧兽医,2025,52(0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