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高免血清治疗猪瘟的效果观察分析
刘英淼
承德市动物卫生检疫站 河北承德 067000
引言: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到养猪行业的发展。猪瘟的急性发病特征与高死亡率如果难以得到有效地预防与处理,那么将会直接对养殖场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本研究针对兴城市某养猪场70 头确诊为猪瘟的病猪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探究高免血清在具体运用中的疗效以及在群体治疗中的可行性,由此为养殖业的改善提供良好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2025 年1 月到3 月期间,某城市养猪场确诊的猪瘟的病猪为75 头,且所有病猪在病发前期没有接受猪瘟疫苗免疫,整体的发病年龄集中在 50~75 日龄,其中平均日龄为 61.2±3.1 天。病猪的体重范围为 10 至 14 公斤,平均体重为 12.1±1.2 公斤[1]。该场针对所有病猪的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条件保持一致,从而全面为病因的分析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与条件保障。
(二)方法
养殖过程中,猪瘟实际上是一种对猪群健康威胁较大的病毒性传染病,所以应全面做好预防与治疗。
疫苗与药品准备:所运用的疫苗是猪瘟细胞培养活疫苗,其中每瓶包含 50 头份。为更好地达成整体操作期间的无菌性,需要事先准备好 5% 碘酒、 75% 酒精作为消毒剂,以及青霉素 G 钠、硫酸链霉素等药物,避免感染情况的发生。而在器械方面,需要具备剪刀、盛血器皿、剃刀、细胶管、100mL 细颈玻璃瓶等医疗设备,尽可能保证冰箱与其他消毒用具始终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
高免血清制备方法:第一次免疫主要将50 头份的猪瘟疫苗与适量的兽用疫苗稀释液进行相互混合,之后在受体猪的两侧耳部皮下分 2 点进行注射,这样即可激发初步免疫反应;第二次免疫需要保证在第一次免疫的八天之后,将运用两瓶 100 头份的猪瘟疫苗,之后再次与适量稀释液进行混合,从而分四次在受体猪的四肢皮下进行注射,从而实现免疫效果的不断增强;第三次免疫应在第二次注射的第八天之后,从而运用四瓶 200 头份的猪瘟疫苗,分八点在受体猪两侧耳部皮下注射,由此实现免疫系统的增强。
采血方法:当进入到最后一次面以后的第十天,为获得高质量的血清,应当先停止喂料,确保保持在 8~12 小时,但需要提供清水。之后针对受体猪的外表进行清洗,从而将其赶入通过处理之后的无菌室内。尝试在颈部区域运用热湿布来认真清洗,进行剃毛与酒精、碘附的涂抹,由此达成无菌操作。紧接着,应当小心切开皮肤与脂肪组织,将颈静脉暴露在外面并进行切断,尝试运用胶管来引流采集血液[2]。但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放到专用器皿当中,用塑料密封,放到 10∘C 的无菌室。待样本处理后,将血清过滤,每1mL 添加青霉素与链霉素各200IU,随后装入 100mL 灭菌瓶中,并妥善封口放入冰箱保存。
治疗方法:针对已经感染的猪群,需要结合不同组别来采取多元化的治疗方法。A 组(高免血清治疗):需要每隔三天来进行一次 10ml 的高免血清注射,由此实现抗体的迅速提升,进一步帮助病猪实现病毒的抵抗;B组(常规药物治疗):积极采取青霉素与退热药物,以肌肉注射的方式进行每日两次有效环节;C 组(对照组):不必进行任何药物治疗,以观察的方式来对比其他两组的效果。这样一来,通过较为严格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病毒感染的抵抗,同时也可以实现养殖场内群猪健康水平的稳定提升,由此确保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疗效判定标准
当治疗进入到1~2 天之后,病猪的体温开始下降,并且精神状态发现明显好转,皮肤的针尖状出血情况减少,食欲开始随之提升,大部分情况下 6~12 天会完全康复。相反,如果治疗 8~12 天之后病猪症状依然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严重的死亡与恶化,由此即可说明治疗的效果不佳,应重新采取全新的方案,确保猪群得以健康。
二、结果
A 组治愈21 头,占 84.0% ;无效4 头,占 16.0% ; B 组治愈5 头,占20.0% ,无效20 头,占 80.0% ; C 组治愈2 头,占 8.0% ,无效 23 头,占92.0‰ 。A 组与B 组、C 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猪瘟是当前影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所以应积极找寻科学的治疗手段。在本研究当中,通过采取高免血清针对猪瘟病猪进行治疗,发现整体治疗效果极佳。主要是因为高免血清当中包含针对猪瘟病毒的高质量特异性抗体,它有助于其中病毒的迅速中和,从而实现病猪健康的恢复[3]。因此,需要在选择受体猪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健康且体态良好的肥猪,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具备充足的血清量,同时还可以为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收益。而待出栏的肥猪体重处于 110kg 左右,能够迅速保证获取高质量的高免血清,确保高免血清在实际中的运用更为普遍。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75 头感染猪瘟的病猪结果,其中A 组在运用高免血清之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明显高于B 组与 C 组。由此表明,高免血清不单单是一种效果极佳的治疗方案,且与常规抗菌药物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在整体提升。因此可以就此得出结论:高免血清在临床上对抗击猪瘟具有极高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猪瘟高免血清治疗效果观察发现,该措施在猪瘟防治中具有极高的潜力与价值,能够全面减少临床症状,从而恢复健康。尽管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使用策略和提升效果,但高免血清为猪瘟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应全面强化对高免血清的研究与推广,以保证积极应对猪瘟疫情。
参考文献:
[1]海日汉.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及高免血清冻干粉的制备[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4.
[2]余婉蓉,班万里,王冰洁,潘星羽,幕永辉,刘帅,吾力江·卡马力,徐晶,喻昌盛,赵莉,张壮志.重组pET30a-EgM9 蛋白高免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发育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24,45(05):25-29.
[3]张玉强.南阳市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清学调查[J].中国畜牧业,2021,(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