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研究
刘欣
安岳县石羊小学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提问存在一些问题,如问题缺乏启发性、提问时机不当等,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概述
1.有效课堂提问的定义
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发展。有效的问题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推动思维进阶。教师可采用追问、递进式提问等方式深化理解,如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时,先问:“你们猜三个内角加起来是多少度?”继而引导:“能不能用折纸或量角器验证猜想?”再追问:“为什么无论形状如何,内角和总是 180度?”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从直观感知走向逻辑推理,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提升思维品质与问题解决能力。
2.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
有效课堂提问具有多个特征。首先是启发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针对性,问题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针对同分母分数和异分母分数的特点分别提问。最后是层次性,问题要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3.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有效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能精准把握教学重难点。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思维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指导。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大胆质疑,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当学生在思考与表达中获得成就感时,学习积极性显著增强。同时,提问过程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达思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小组交流中学会倾听与合作,促进思维碰撞,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
1.对认知参与的影响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当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问:“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呢?”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
2.对情感参与的影响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深刻影响学生的情感参与。当教师设计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点,能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学生便更愿意主动思考与表达。问题难度适中、具有层次性,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归属感与学习热情。尤其当学生准确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与鼓励,不仅能强化其自我效能感,还能营造安全、支持性的课堂氛围。反之,若问题过于浅显,学生易感乏味;若过于艰深,又易引发焦虑与退缩,导致情感疏离。因此,精心设计、灵活调整提问策略,是提升学生情感投入、促进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
3.对行为参与的影响
有效课堂提问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行为参与度。当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或引发认知冲突时,学生更愿意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围绕核心知识点设计层次性问题,能激发组内充分讨论,促进观点碰撞与协作探究。同时,有效提问还能引导学生投入课堂练习与实验操作,如通过设问推动科学探究步骤的落实,增强动手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建构,全面提升课堂活跃度与学习实效。
三、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以增强学生参与度的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确保问题具有有效性。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问:“我们要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你们觉得用哪种统计方法比较合适呢?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的表述要清晰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2.把握提问时机
把握提问时机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在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状态处于最佳时提出问题。比如在讲解新知识前,可以通过提问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重点和难点。在讲解完后,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在讲解前问:“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乘法,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什么联系呢?”在讲解过程中问:“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小数点的位置是怎么确定的呢?”讲解完后问:“大家看看这道小数乘法的题目,计算对了吗?错在哪里呢?”
3.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当学生提出“为什么三角形的高有时候在三角形里面,有时候在外面呢?”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参与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够合理、提问时机把握不当等。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提问时机,鼓励学生提问。教师还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通过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课堂提问有效性与学生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吴红,王凤.数学教师有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纵向中介作用[J].数学教育学报,2022,31(02):40-45.
[2]翁敏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运用及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9,(05):43-43.
[3]李洪艳.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策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漫科学(科学教育),2024,(1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