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免疫失败引起仔猪急性猪肺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刘越民
涿州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省保定市 072750
引言:仔猪健康是生猪养殖产业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点大问题,如果养殖照顾不到位,就有可能引发一些疫病,威胁仔猪养殖安全。猪肺疫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对仔猪危害极大。正常情况下可采用科学免疫的方法预防该病,但在实际养殖中,由于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仔猪母源抗体干扰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使仔猪感染突发急性猪肺疫的风险上升。为此要找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仔猪养殖提供保障。
1 急性猪肺疫的症状和病理
1.1 临床症状
该病最急性期发病极为迅猛,仔猪毫无预兆突发高热,体温达到 41-42∘C ,瞬间食欲全无。呼吸极度困难,只能呈犬坐姿势试图缓解。咽喉部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口鼻中不断流出泡沫状液体,如不能及时救治,可在 1~2 天内窒息死亡。急性期发病稍缓,体温可达到 40–41∘C 。初期表现为干咳,随后转为湿咳,呼吸愈发困难,触诊胸部时仔猪反应敏感,说明存在胸痛。皮肤会出现紫斑或出血点,随着病情发展,身体逐渐衰竭,病程持续 4~6天后死亡。慢性期一般病程较长,仔猪可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身体日益消瘦,并伴有腹泻和关节肿胀,病程超过 2 周,最终因身体衰竭而死亡。
1.2 病理变化
最急性期病例咽喉部通常呈胶冻样水肿,质地特殊如同胶冻。肺部会出现急性水肿,严重影响正常气体交换。全身淋巴结肿大,伴有出血现象,心外膜分布点状出血点,表明机体处于严重炎症应激状态,各组织器官均受到病原体侵袭。急性期时肺部肝变区呈大理石样花纹,是该类型较为典型的病理特征。胸腔内出现积液,气管内充斥大量泡沫黏液,呼吸道受阻。胸膜之间发生粘连,进一步限制胸廓正常运动,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存在坏死灶,肋胸膜增厚,且与肺发生粘连,关节腔内出现积液。这些病理变化提示疾病已经进入慢性迁延阶段,对仔猪的身体机能可能造成持续性的伤害。
2 免疫失败引起仔猪急性猪肺疫的诊断
2.1 临床诊断
在该病的临床诊断中,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了解免疫程序的执行情况。主要查看所使用疫苗的种类,具体的接种时间,接种剂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如存在不合理的免疫操作,就可能发生免疫失败。排查近期猪群是否发生过免疫抑制性疾病,此类疾病可能破坏仔猪的免疫系统,影响疫苗免疫效果。还要关注环境应激因素,观察猪舍是否存在温度骤变、湿度过高、通风不良等情况,这些应激因素可能会降低仔猪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另外还要实施症状与病变结合诊断,如果仔猪出现突发高热、咽喉明显肿胀、呼吸极度困难等典型表现,同时剖检可见肺部肝变区呈现大理石样花纹,胸膜发生粘连等病理变化,即可初步做出诊断。
2.2 实验室诊断
在实验室诊断中,可采用涂片镜检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取仔猪咽喉部渗出液、肺组织、胸腔液等标本制作涂片,使用碱性美蓝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如果发现两极浓染的短杆菌,可以初步判断存在多杀性巴氏杆菌[1]。然后实行细菌分离培养,将样本接种在血琼脂平板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挑取典型菌落生化鉴定,确定病原菌具体类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仔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直观评估免疫失败程度。运用 PCR 技术实行分子生物学检测,扩增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异性基因,如 KMT1 基因等。如果能成功扩增出目标基因片段,就能够确认病原的存在,进而为疾病诊断提供确凿的证据。
3 免疫失败引起仔猪急性猪肺疫的治疗
3.1 治疗原则
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应遵循早期干预原则,针对急性期病例发病迅猛、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旦发现仔猪出现高热或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就要第一时间实行隔离,防止疾病在猪群内扩散。同时尽快开展治疗工作,把握最佳治疗时机。采取联合用药原则,使用抗生素抑制杀灭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菌,配合解热镇痛药物缓解仔猪的高热疼痛等不适症状。同时给予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疗法,增强仔猪抵抗力。此外也要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不同地区或猪场的病原菌可能有所差异,盲目用药容易引发耐药性。利用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后,再针对性的选择用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旧病复发。
3.2 药物选择
抗生素首选氟喹诺酮类与头孢类,其中氟喹诺酮类可使用恩诺沙星,2.5~5mg/kg ,肌注,每日 1 次;使用环丙沙星, 5~10mg/kg ,口服,每日 2次。头孢类可选择头孢噻呋钠, 3~5mg/kg ,肌注,每日 1 次。次选磺胺类和四环素类,如磺胺间甲氧嘧啶, 20~25mg/kg ,肌注,每日 1 次,联合甲氧苄啶;长效土霉素, 10~20mg/kg ,肌注,每 3 天 1 次。解热镇痛药物可使用安乃近, 10~20mg/kg ,肌注,或氟尼辛葡甲胺, 2.2mg/kg ,肌注,均可缓解高热和疼痛[2]。支持疗法采取静脉补液, 5% 葡萄糖生理盐水添加维生素 C 与 ATP 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口服补液盐防止酸中毒。
3.3 注意事项
在疾病治疗中,要注意疗程充足,尤其是抗生素使用必须保证足够的疗程,一般需要连续使用 3~5 天。在用药期间,即使仔猪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如体温下降,呼吸变得顺畅,食欲有所恢复等,也不能提前停药。因为此时病原菌可能尚未被完全清除,如果过早停药,残留的病原菌还会继续繁殖,使病情复发,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另外也要避免耐药性的问题,为了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需要定期更换药物种类,不要长时间单一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可以按照药敏试验结果,综合疾病流行情况及药物使用历史等,合理安排不同抗生素交替使用,保证每次治疗都能选择最有效的药物,提高疗效,保证仔猪健康。
4 结论
免疫失败引发的仔猪急性猪肺疫是养殖业中常见的疫病之一,针对此种情况,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变化初步判断,综合分析仔猪发热、呼吸和体表变化,以及咽喉水肿,肺肝变等病理变化。同时开展实验室诊断,利用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一步精准确诊。在治疗方面,应遵循早期干预、联合用药、个体化治疗原则,合理选择抗生素、解热镇痛和支持治疗药物,并保证疗程充足和避免耐药,最终取得理想的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宝光.猪肺疫的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1 8(7):157-158.
[2]李伟彦.急性猪肺疫的诊断与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6):51-52.
作者简介:刘越民,男,1981.2,涿州市清凉寺区,本科,汉,中级兽医师,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