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电力调度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与提升路径
肖扬
中交轨道(天津)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在地铁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地铁运能负荷水平持续增长,电力设备在高速运转的状态下故障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同时,受到网络化运营模式的影响,传统电力监控系统在采集精度、综合监控程度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更加突出,无从实现抢救、预警、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对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实现有不良影响。如何促进地铁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完善,是摆在面前的关键问题。
1 地铁电力调度工作模式及原理
地铁电力调度工作是地铁工作系统中无法取代的工作环节,并且是地铁电气运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电力调度对地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进行正确指挥,以此来保证地铁机车能够安全运行。现阶段,我国地铁电力调度工作主要分为高铁供电的电力调度和普通列车的电力调度。对于高铁电力调度而言,实行的是地铁电力调度一级调度模式,直接通过远动的方式对其进行操作,对各个电源做好开关控制工作,并且通过 SCADA系统对整个高铁变电所和供电所以及电源开闭所等运行单位进行合理安全管控。而对于普通列车的电力调度来说,工作中运用的是二级电力调度方式,电力总局负责对全局供电系统进行安全运行,负责与列车电力调度办理相关手续的签认,直接远程对变电所、供电所以及电源开闭所进行控制,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全面了解。
2 地铁电力调度高度管理可靠性评估与提升路径
2.1 操作票管理
操作票管理工作同样是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之一,经过具体操作,便能实现审核、发送以及查询等功能。具体的操作票拟定过程如下:在地铁运行上,主要的售票依据为接触网自动售票、手动售票以及调用典票为主。站在自动售票方式角度来说,可以根据起始点依据对方向进行设计。与此同时,对冷热开关的接触问题进行完善,从而依据相关应用规则的指导,对接触操作票进行有效完善。在手工拟定过程中,应该以调用典票为主,直接对系统设置操作票情况进行选择,避免重复拟定问题的出现。另外,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控制中心云现场的合作配合形成了操作票命令。在电力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部分操作可以实现控制中心的有效操作。针对现阶段的就地控制情况,与现场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相结合,为系统自动校检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为了确保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环境,人们可以利用监控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并以实际校验为基础,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执行。
2.2 服务器数据分析
应用于地铁运营阶段中的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其硬件结构同样还包括服务器数据分析,根据其具体分析的数据类型,可将服务器数据分析细分成历史数据分析与实时数据分析。前者中的系统主要用于集中存储采集到的各项与电力调度管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同时通过运用专业化的工具软件建立相应的单元存储模型,进而为后续管理人员查看和分析服务器内存储的各项历史数据奠定坚实的基础。后者中的系统主要通过运用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以直观化、可视化的形式为用户展示系统各项实时信息数据,包括报警信息和提示信息等,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对各项电力设备的生产与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严格监督管理,并根据系统反馈得到的实时数据及其分析结果,迅速判断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主动对其进行科学处理,确保地铁运营阶段的电力调度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落实。
2.3 地铁供电系统电力监控调试的方法
地铁供电系统电力监控调试的方法有联合调试和本体调试两种。其中联合调试是指多个监控系统之间的联调,地铁电力监控调试中联调方法是指中央控制系统与被控站之间的联调,电力监控系统通过该种调试方法可以发现很多本体调试不能发现的电力故障,联通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安全隐患;而本体调试在地铁供电系统中是指对地铁被控站监控子系统的单独调试,该调试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子站监控系统中各单元的电力故障问题。(1)被控站监控子系统的调试,地铁被控站电力监控子系统调试需要分别对遥控输入子系统和模拟量输入接口进行调试。遥控输入子系统调试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信号控制盘中的信号数据作为监控数据,然后根据电力监控子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电力故障,最后等到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声光报警信号变化情况判断调试工作是否完成。模拟量输入接口调试则是根据数量电量的参数变化情况判断地铁供电系统是否存在故障,该接口的调试工作同样需要按照地铁电力监控调试流程进行,被控站监控子系统的调试应该从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等到所有功能均符合电力监控系统的标准即调试完成。(2)中央控制系统与被控站之间的联合调试,地铁中央控制系统与被控站之间的联调应该先对遥感信号进行调试,该调试工作需要根据开关位置信号校验被控站开关的位置,如果中央控制系统中的遥感信号与被控站之间的开关一一对应,则中央控制系统与被控站之间的联调工作完成。当中央控制系统发现地铁供电系统出现电力故障时,可以立即根据被控站的数据反馈判断准确的故障位置,再根据遥感信号控制被控站的开关即可远程完成对地铁供电系统的控制,中央控制系统与被控站之间的联调是地铁供电系统的安全保障。
2.4 技术升级与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提升电力调度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技术和优化算法,可以显著提升电力调度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例如,采用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负荷预测算法,通过分析历史负荷数据、预测未来负荷波动,并提前调节电力供需,避免系统过载。同时,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提供故障诊断信息,帮助调度人员快速定位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优化算法的应用同样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电力分配和调度过程中,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等)能够提高电力调度的效率,确保负荷平衡,减少能源浪费。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系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能够基于实时数据调整电力分配策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铁运行过程中,电力监控系统所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电力监控系统是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如果电力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发生问题,那么其对整个地铁正常运行都会产生直接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电力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工作时,也需要充分结合地铁运营阶段的实际特点与具体电力调度管理要求,主动为其配置相适宜的各种硬件设备,并有意识地对管理指令分析以及操作票管理等系统软件功能进行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金霞,王川川.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调度管理自动化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9(8):33-34.
[2]李香雪.关于地铁电力调度高度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22):18-19.
[3]王春宇.电力调度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系统[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8):2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