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路径探讨

作者

王圣夫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510403

引言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党建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和基石。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前,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成效和高校的稳定发展。因此,深入探讨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组织建设方面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校党组织设置不够合理,存在党组织覆盖不全面的情况。一些基层党组织在人员配备上存在不足,党务干部数量有限且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经常,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例如,一些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只是简单地读文件、传达精神,没有结合实际工作和党员需求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2.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虽然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打折扣现象。部分制度缺乏细化的操作流程和闭环监督机制,导致执行走样、落实乏力。例如,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个别高校存在材料不齐全、培养考察流于形式、公示不充分等问题,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严重影响党员发展质量。对违规操作或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往往批评教育多、严肃追责少,问责机制虚化弱化,难以形成有效震慑,致使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权威性受损,制约了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3.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党员教育方面,存在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问题,理论学习与实际需求脱节,难以激发党员学习积极性。教育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线上平台运用不足,难以满足党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党员管理方面,对党员的日常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动态跟踪与反馈机制缺失,导致激励和约束作用不明显。部分高校对流动党员管理手段滞后,信息更新不及时,组织关系转接不畅,容易出现管理脱节的情况。

二、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

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能够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规范化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协同进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支撑。

2.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规范的党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能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科学设置党支部、优化人员结构,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使党组织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师生为实现高校发展目标凝心聚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升党性修养与责任担当,激励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习实践中勇挑重担、争当表率,切实增强党组织在师生中的政治引领力、思想感召力和组织凝聚力。

3.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对师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锻炼,能够培养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路径与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

要优化党组织设置,根据高校的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团队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党组织的设置,确保党组织覆盖到高校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党务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丰富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高校师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主题党日、红色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完善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工作制度,细化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民主评议等制度的具体内容与操作流程,提升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全过程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专项评估和动态反馈,及时发现并整改执行偏差。强化问责机制,对落实不力、违规操作等问题严肃追责,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例如,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政治审查、公示公开、票决等程序,强化基层党组织把关作用,确保发展质量。

3.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创新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党员的思想政治表现、工作业绩、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对党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和沟通,确保流动党员能够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

结语

高校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在组织建设、制度执行和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通过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等路径和措施,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高校师生的需求。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对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苇.高校党建档案工作的特色建设及创新模式[J].山西档案,2024,(06):64-66.

[2]张高亮,裘晨.高校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路径研究[J].江西教育,2025,(04):28-30.

[3]魏红曼,王向卓,冯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24,(05):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