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多元化评价在中职临床检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叶晓冰

河源市卫生学校 广东河源 517000

1 背景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环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学生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评价模式不再是传统型、单一性,而是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业成就感低、个人认可度弱的现象,表现在学习动力低、学习方法差、目标不明确,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更不能改进其学习情况,因此,探索构建中职学生的多元化评价,在于以评价为导向培育职业人才,实施多元化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的生动实践,对促进中职学生德技兼修、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多元化评价的意义

《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教育事业者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学生培养目标,探索学生评价方式,其中多元化评价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就、能力和发展[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多元化评价,可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1 评价目标不再片面化

以往的学生评价中,多以学习与技能成绩为导向,只讲究分数高不高,操作会不会完成,这种传统教学的唯分数论,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知识运用能力等素养的全面培养,导致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固定思维[2]。因此,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构建知识、技能、素养的多元化目标评价模式,培育具备爱岗敬业精神、专业知识技能、人文情怀能力的学生,让中职学生能更好实现其岗位价值[3],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2 评价主体不再唯一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虽能体现教师的权威性,但是评价结果却呈现主观性、唯一性,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应包含助教、学生等评价对象,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能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与全面,当然也可加入学校、家长、社会等评价主体,丰富评价主体。

2.3 评价手段不再单一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份试卷、一场测验、一次操作等单一的传统方式评价学生,评价手段简单、固定,只能展示学生学习的最终状态,却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成长变化。所以,在教育评价改革之下,教师需要探索更多评价手段来实现学生全过程、完整性的评价,多元化评价主要聚焦于学生德、技的发展,结合了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以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为核心,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收集全过程

性数据,体现教学活动情况。

3 多元化评价的运用

3.1 构建多元化评价目标

中职课程教学中,一般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学习目标,缺少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人生价值观的引导等重要素养评价。以中职专业课程《临床检验》中课题“红细胞计数”为例,构建了知识、技能、素养的多元评价目标(见表1)。目标不再是掌握红细胞计数的知识与操作,还涵盖学生技能运用、整体能力素养的评价。学生在能说出基础知识与方法的前提下,还要达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即不仅仅会完成实验,还要提高完成实验的精准度,达到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在教学中融入素养培养,评价学生能否注重生物安全防护进而培养严谨规范的态度;能否实现精准操作进而培养精益求精的能力,能否认真对待每份标本进而实现爱岗敬业的精神等等,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达到职业教育技能成才的目标,使中职学生能顺利适应岗位。

表 1 评价目标内容表

3.2 设置多元化评价主体

在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实现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方式,让评价结果具备综合性与全面性。其中,学生自评是学习主体自我反馈的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评价,可以给予学生自我反思,量化学习效果;生生互评是实现评价多样性的表现,以不同学生的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助教的评价,是以经验性、专业性、观察性的评价对学生实施评价,采取多元化评价,学生能得到更合理、准确的评价结果,以《临床检验》课题“红细胞计数”学生课堂评价表现为例(见表 2),采用不同评价指标及主体,从学习准备、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个人素养等入手,综合教师、助教、学生、组内成员等评价结果得到学生的个性画像,充分体现多元化评价下学生课堂的真实表现,促进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知,引导学生反思改进,提高学习效果[4]。

表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3.3 实施多元化评价手段

教育评价改革已趋于走向数字化,教师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实施评价,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以《临床检验》课题“红细胞计数”为例(见表 3),借助 UMU 互动学习平台,以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为主,采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数据,以课前 20% 、课中 60% 、课后 20% 形成学生总评,每一环节由两大评价指标构成,课前由学生在 UMU 互动学习平台上完成课前学习活动、学习测试组成,可通过平台导出学生数据;课中由学生课堂表现、课中测试组成,分别以评价表与平台导出数据来记录学生学习情况;课后由学生在 UMU 互动学习平台上完成课后学习活动、学习测试组成,从平台中直接导出数据。三阶段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评价数据来源丰富,学生知识、技能、素养评价客观、真实,多元化评价手段应用效果较好[5]。

表 3:学生总评表

4 中职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的思考

中职以培养学生品德、技能为主,多元化评价模式的运用,增强学生自我认可度,提升教学效果,引导中职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促进其成长进步,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的良好实践。但学生课堂的互动交流、中职阶段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教师队伍素养水平等都对多元化评价的应用产生影响,在教育评价改革中,要形成合力解决这些问题,使多元化评价运用更加广泛,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许 佩 芬 . 评 价 多 元 化 , 课 堂 更 精 彩 [J]. 秦智,2024(3):140-142.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46.

[2]吴梦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多元化评价探析[J].科教文汇,2023(13):171- 174.DOI:10.16871/j.cnki.kjwh.2023.13.045.

[3]高海洋.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10):98-100.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2.10.033.

[4]胡燕,张丽萍.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1):13-16.DOI:10.3969/j.issn.1671-4024.2021.01.006.

[5]闫瑞芹,王燕燕,张丹羽,等.多元化评价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12):55-58.DOI:10.20037/j.issn.1671-1246.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