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的游戏化传播研究
哈斯塔娜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一、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的“游戏化”传播的可行性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非遗文化产物,马具一直以来,在蒙古族人民生活当中的实用工具。马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古传承而来。但随着社会的变迁,马具制作技艺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马具制作技艺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具制作技艺游戏化传播是最有效果的传播方式。较之图文影像传播形态,游戏化传播的效果是显著的。游戏媒介形式以独特的传播体系,将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进行精准快速的传播与新颖灵活的呈现在人们生活中。在读秒时代里,吸引受众和抓住受众是最好的传播方式。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的游戏化传播的可行性;
(一)内在因素;以受众为中心
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中心是以内容为中心,忽略了受众的体验和互动。传播模式里最重要的是最终得到了什么效果。新媒体时代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缺陷,把传播效果变成最大化。虽然新媒体把传播效果变好,但传播体系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面上有许多新媒体平台,新媒体现状是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因此,游戏化传播是把受众为中心,把玩家放在第一位。游戏化传播不仅有体验感,而且还有情绪性。游戏媒介的体验感是最强的。让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而且从中学习制作技艺文化。比起别的媒介传播,游戏媒介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最强的。影像传播的传播效果虽好,但传播中没有参与感,过目后可能有遗忘效果。虽然游戏化传播没有现场教学的效果,至少在新媒体上有动手制作场景,形成亲身参与,置身其中的体验。游戏化传播是传递趣味感,亦是真正把受众放在第一位。如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观看长视频和阅读长篇文章,趣味性和娱乐性是在受众心目中成为重要因素。趣味性传播建立在内容故事化,借此故事中的情景为受众带来刺激、趣味、满足感。从游戏化传播中获得归属感、参与感、认同感和美感。游戏化传播中有奖励制度来吸引受众。奖励制度是激发受众的动机和激起受众的荣誉感。游戏中的任务、排名和奖励是参与感的体现。因此,以受众为中心,不仅让受众有参与感,而且给受众带来情绪体验。
(二)外在因素:技艺文化,注重工艺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属于民族手工艺术品。可以说蒙古族马具制作依靠手工完成。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是蒙古族工匠精神的代表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制作马具不仅要掌握多种材料的制作加工技艺,还要熟悉各种材料的使用。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一种技艺,有制作的过程。需要手动去制作,更不是立马就学会的技艺。因此,游戏化传播发挥了好处,让受众动手去制作马具。虽然是在虚拟环境,但保护与传承的动机是先进的。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看,游戏作为一种新型媒介,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对人的感官系统进行全面的延伸。所以,游戏化传播方式适合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对蒙古族马具制作工艺的传播不能仅仅停留在影像或者图文传播形态层面,借助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方式,利用游戏的技术手段让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发扬光大。
二、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要素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三个要素是场景、规则和任务。学者喻国明和杨颍兮 (2018 年)提出游戏化传播的三个要素是参与、沉浸和反馈。参与是游戏将大任务分解成具体易操作的若干小步骤, 玩家每次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即可完成,沉浸是以丰富的体验让玩家沉浸其中, 借此跳脱出日常的循规蹈矩的生活, 而体验的丰富性也是沉浸式的全要素场景传播超越传统传播,反馈是游戏中的即时反馈给玩家以不断的刺激和成就感, 玩家也通过反馈获得对实时状态、付出和成就的有形感知, 从而获得一种全局掌控感。为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有场景、规则和任务。
(一)场景要素
场景里面包含场所、景物、空间与气氛。场景是被建立的环境。在特定的环境中适配信息与服务。媒介技术的发展,建造了不同的场景。场景理论提出场景的发展,人类世界将迎来新的革命。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认为场景时代的五个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必将重塑商业模式和个人生活模式。场景化时代对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改革,让人们生活在场景中。游戏是场景的媒介。游戏的场景是虚拟场景。每一个游戏有不同的场景。游戏的场景让人进入自己的世界,让玩家沉浸在特点的场景中。游戏中也能获得刺激或放松的情感体验。因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形成了特点的场景,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为此,可以认为场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让文化传播变得更加生动灵魂。让人们更加了解文化。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场景可以设计为在蒙古包里或者草原上的背景,然后进行制作各种马具。马具还有相应的介绍或说明。让受众更加了解文化和参与感极强的传播马具制作技艺。因此,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中场景构建是必不可少的。
(二)规则要素
规则是游戏中不能忽略的因素。有游戏就有规则。无论传统游戏,扑克游戏还是象棋游戏中都有规则。按规则进行,也是游戏的互动模式。游戏是创造规则,玩家们必须遵守规则。如今的平台游戏更是遵守规则,规则也是更加复杂。游戏的规则是在尝试、获得反馈、进行调整的过程中为玩家所逐步接受的。游戏的规则是玩家的互动和参与感的表现。规则可以提高玩家的参与感。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有自己的明确做法和制作规则。马具是通过明确的做法和严格的技术,才制作出来的。因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时候有明确的规则。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规则可以设计为有时间的限制、正确的制作过程和最终成品正确与否等。规则是不断的增加刺激和成就感, 玩家也通过反馈获得奖励和排名、有一种成就感和参与感。正如学者赫耶津所说,游戏是规则。
(三)任务要素
任务是游戏的故事模式,有任务才有完整的游戏媒介。游戏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受众和传递愉悦性。“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对此评价道:“一旦接触了他高明的游戏说以后,谁也不可能再忽视传播里游戏—愉悦要素的重要意义了”。因此,任务是吸引受众的动力,亦是游戏的叙事模式。故事模式是引起受众的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设计好任务模式是游戏的成败因素。任务不仅让玩家有参与体验感,而且有情绪体验感。因为任务的难度能影响到受众的情绪。如果任务的难度高,会让玩家有挑战感,也可能会引起玩家的焦虑的情绪。如果任务的难度低,会让玩家感到无聊和无趣的情绪。只有当难度适合时,玩家才会产生愉悦感。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在现实环境中,没学过或没了解过可能让人们产生挑战感和距离感。因为,马具制作是有基础的人,才会制作马具。于是,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是虚拟环境,让人们感受到快感和愉悦感。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任务,可以设置为有每天签到任务,制作一个马具有奖励模式。在故事模式下,可以让玩家探寻马具的功能等设计好多任务模式,让玩家感到兴趣和挑战感。
总的来说,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三要素有场景、任务和规则。三个要素在传播模式中不能缺少,并且把他们设计的有兴趣、故事和游戏感强。
三、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途径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需要打造以下三个传播途径。参与式传播、沉浸式传播和反馈式传播。学者喻国明和杨颖兮提出在众声喧哗的时代里的有效传播一定是符合游戏逻辑的传播, 有效传播势必具备游戏的主要特征。随后游戏传播的特征是参与、沉浸式和反馈模式。
(一)参与式传播
参与式是游戏的重要特征。游戏的参与度是比别的媒介来说非常高。参与式是衡量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中提升参与度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中打造参与式传播方式必须有有趣的内容、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和构建任务提高受众参与感。首先,有趣的内容是吸引受众的关键一步。如蒙古族马具制作的历史故事叙事内容、马具功能的内容或者马具解密探险内容等打造有趣的内容提升玩家参与度。内容偏向娱乐化和专业性低一点。如果专业性强的内容,容易让受众疲惫和无聊。如今液态社会的主题是娱乐,体验快乐和愉快。其次,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来,保留在游戏中体验游戏。蒙古马是蒙古族人民的亲密的朋友和生活的好帮手。在游戏中通过蒙古马的精神,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加深蒙古族马具文化的了解。最后,构建任务和奖励模式带给受众参与感和体验感。如在游戏中玩家完成任务获得大礼包、游戏虚拟币和成长值。玩家每日签到完后,获得一个马具或成长值。构建的任务必须是适当的任务,不能太过于简单和太过于苦难。游戏设计是从简单到苦难模式来吸引受众参加游戏。
(二)沉浸式传播
沉浸式让人们身临其境,可以使人们对所体验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内心和认知的信念,从而将真实世界与虚拟现实融合在一起。游戏打造了虚拟的世界,让受众沉浸在其中,超越现实世界。也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沉浸式。沉浸式传播的好处在于让受众全身关注在游戏上,摆脱现实世界的压力。青年亚文化中网瘾来自于游戏的沉浸式,让人无法自拔,身在其中不知所措。因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中沉浸式体验是不能缺少的途径。如让玩家们在草原上和蒙古包背景中制作马具,沉浸在制作马具中,为受众增加体验感。同样地,游戏中增加背景音乐,让受众沉浸在音乐里陶醉。音乐是让人们放松和感到愉快。苏格拉底说:“音乐是最令人愉悦的艺术,音乐具有教育作用、净化作用以及精神享受的作用。因此,在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中,设置蒙古族音乐,让受众沉浸在马具制作过程中,增加体验感。
(三)反馈式传播
反馈是传播模式中最后一个要素。反馈指的是传播者发送的信息受到回应和回送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反馈是不能缺少的要素。传送的信息必须受到反馈。在游戏中也一样,反馈是受众和游戏互动的过程。如在游戏中的徽章、成长值和排行榜,都属于反馈模式。反馈在游戏中发挥着激起受众的挑战感和增加参与感。因此,在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中反馈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如玩家制作的马具打出分数和赠送礼物或者成长值。其次,设置社交模式,在线玩家中可以匹配和聊天功能。玩家们可以交换经验和交到新的朋友。还可以把自己制作的马具分析给朋友们。信息分享是信息提供者获取与传递信息的完整过程,将其界定为信息提供者在偶遇某信息或发现他人信息需求时向信息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行为。信息分享成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中展示自我、披露自我和获取一定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为此,分享是反馈中重要的要素。分享可以把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范围无线扩大。最后,设置游戏玩家排行榜,让受众感受到挑战感。如果有排行榜的话,能激起玩家继续玩下去,把自己的排行提升下去,唤起玩家们的输赢心理。
综上,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的途径有参与式传播、反馈式传播和沉浸式传播。参与、反馈和沉浸在传播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不仅让受众、感受到参与感,而且能给受众带来情感共鸣。
四、结论
信息爆炸时代里,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传播是如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事情。作为蒙古族的工匠精神的蒙古族马具是蒙古族人民手工艺品的精髓所在。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民族民间手工艺作品,也是蒙古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它的保护与传承是发扬工匠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品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是有效传播技艺文化。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文化游戏化传播展现出民族手工艺的极大魅力。
参考文献
[1] 宋在军. 科尔沁蒙古族马鞍制作工艺的影像保护与传承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19.45(02)
[2]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M]//《新闻学论集》编辑部.新闻学论集;第20 辑.北京;经济日报社,2008:188
[3] 陆正兰,李俊欣.从“理性的人”到“游戏的人”:游戏的意义理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5):59-65.
[4] 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的游戏要素研究[M].傅存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5
[5] 徐英.蒙古族马鞍制作的田野调查---以材料、装饰及工艺为主要.艺术探索[J].2010.24(03)
[6] 喻国明、杨颖兮《参与、沉浸、反馈:盈余时代有效传播三要素——关于游戏范式作为未来传播主流范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出版,2018 年 8 期
[7]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8]温莹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沉浸式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传播研究 [D].中国传媒大学.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