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全球化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文化认同教育策略

作者

张琪霞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六中学 441104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相互传播、交流与融合。这一方面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给文化认同带来了诸多挑战。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课程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教版 2025 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和理念设计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素养,为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

一、全球化对高中历史课程文化认同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

全球化浪潮下,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文化认同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文化冲击首当其冲,大量外来文化涌入,其与本土文化差异显著,易致学生陷入文化困惑迷茫,甚至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怀疑否定。西方文化里的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对高中生价值观塑造产生不良影响。文化同质化风险也不容忽视,强势文化传播力强,弱势文化易被边缘化乃至消亡,削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此外,互联网普及带来信息过载,学生获取海量历史文化信息,却因缺乏辨别能力,易受错误信息误导,影响对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

(二)机遇

全球化虽带来挑战,却也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文化认同教育创造诸多机遇。在文化交流平台方面,其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合作,为课程拓展文化视野、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化,深化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文化交流碰撞还能激发创新活力,课程可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创新思维与能力,助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此外,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意义重大,历史课程通过讲述各国各民族历史发展,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使其能更好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

二、高中历史课程中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材内容,突出文化主线

人教版 2025 高中历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进一步突出文化主线,将文化认同教育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可以重点介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讲述世界历史时,可以对比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1]。同时,教材应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介绍,如长城、故宫、金字塔等,让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增强文化自豪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教学里创新教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问题导向教学是关键一招,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与文化认同。如讲“鸦片战争”,抛出“鸦片战争给中国文化带来哪些影响?该如何审视这段历史?”等问题,促使学生讨论分析,领悟落后挨打之理,增强民族责任感。情境教学也别具吸引力,借助多媒体创设鲜活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2]。讲“唐朝文化”,播放影视、展示书画,使学生直观领略唐朝繁荣与文化成就,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开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探究时,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讨论展示,共探传承发展问题。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在文化认同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关键实施者角色,其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关乎教育成效。学校需重视历史教师培训,着力提升其文化认同意识与教学水准。具体而言,可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世界文化知识,助力其拓宽文化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同时,开展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使教师掌握前沿教学理念与手段,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效推进文化认同教育。

(四)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文化体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文化体验的有效方式。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和博物馆能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古墓葬,可了解古代建筑艺术与丧葬文化;参观博物馆文物展览,欣赏艺术珍品,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直观印象。举办文化活动同样不可或缺,学校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活动。传统文化节设书法、绘画、剪纸等展示区,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魅力;历史剧表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深入理解历史事件与文化背景[3]。此外,开展社会调查也很有意义,引导学生调查当地传统节日习俗、民间手工艺等,撰写报告并交流分享,既能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又能强化文化认同意识。

三、结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文化认同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人教版 2025 高中历史教材为文化认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和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坚守本民族文化的根脉,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国振. 高中历史课堂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 (11): 15-17.

[2]王芳.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文化认同教育 [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20): 56-58.

[3]强宝香. 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体现 [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8, (09): 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