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牛奶纤维/细旦粘胶/棉混纺纵条纹面料的生产工艺分析

作者

李康意 路小强

新乡市星鹭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机织织造往往选择混合多种材质的混合材料,本文研究牛奶纤维/细旦粘胶/棉混纺纵条纹面料的生产实践过程,牛奶纤维对液态牛奶进行脱脂处理,运用干法新工艺得出牛奶蛋白纤维,具有较强的防蛀性能。牛奶纤维中包括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乳糖等成分,对人体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研究包括细旦粘胶、棉纤维、牛奶纤维的混合面料,提出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1.牛奶纤维原料性能与产品规格

牛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单纤强度较大,具有润肌养肤的运用效果,表面较为光滑蓬松,从外观表现上蓬松、细腻软糯,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

在具体作业工序中往往将细旦粘胶纤维、牛奶再生蛋白质纤维、棉纤维相混合构成一种混纺纱纵条纹织物,能够更好地展现牛奶纤维与棉纤维的优良特性。牛奶再生蛋白质纤维物理性能见表 1。

表 1 牛奶纤维材料物理性能

2.牛奶棉混纺纵条纹面料纱线规格、织物规格

在作业过程中设置适宜的纱线规格与织物规格。纱线规格中对不同的面料构成进行分析,牛奶纤维规格为维 55/40/2017tex ,织物规格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构成则包括经纬纱、经纬密度,结合不同面料设计需求,选择相应的纱线规格。棉混纺纵条纹面料织物幅宽 155cM ,选择织物组织纵条纹织物。织物两条斜纹交界处构成明显的分界线,设计过程中这种条纹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较好的光泽,设计风格独特[1]。

3.织造各工序技术关键

3.1 络经工序

当前很多织造工艺中均为混纺高支纱,主要构成为细旦粘胶纤维、牛奶纤维、棉纤维等,基于混合砂的性能特征,要求保持织造弹性,降低织造速度,保证织造张力。

在织造工艺运行中若整体层面设计与考量不佳,容易出现混纺纱面料较为光滑,容易出现静电现象,由此在络经工序中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在工艺处理过程中,保持适宜的络纱速度与络纱张力,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纱疵,避免出现纤维滑移现象,对此提前规划与处理。适当降低作业过程中的纱线间的抱合力,使得作业过程中具备适宜的棉结数量。优化络经工序中的各项参数,结合实际情况,采用 5-7 档络纱张力数值,运用空气捻结器开展单纱作业,设置 800-1100M/Min络纱速度,运用无接头技术进行络筒作业。在络经工艺运用过程中,要求保持络纱的物理性能。

3.2 整经工序特征

整经工艺中,保持车速适宜,滚桶速度保持在 180-200r/Min ,卷绕密度设置为 0.495g/cM3 ,弧形分度张力圈配置为 4.0-6.0cn ,作业过程中要求保证单纱与片纱的张力均匀性,以此更好地保持纱线弹性。适当减磨保伸,减少经轴间的差异,优化张力、排列及卷绕作业工序,减磨保伸,使得工序张力数值均匀分布,缩短单纱与片纱间张力差异。选择适宜的停经片,以此减少作业过程中的经纱断头,提升作业过程中的经轴好轴率,进一步提升织造效率,保证作业工序顺利推进[2]。

3.3 浆纱工艺及浆纱配方

选择 pVa 主浆料,结合工艺要求加入适量变性淀粉、平滑剂,由此进一步提升浆膜渗透性与柔韧性,通过此种处理方式,有效预防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浆膜硬脆不足、出现再生毛羽等现象。进一步保证纱线强力与弹性,提升上浆质量。织物制造过程中要求提升抗静电性,因此在生产原料中加入比例适宜的助剂,由此减小经纱摩擦系数。作业中浆纱速度设置为 40.0-50.0M/Min,通过此种作业方式减少浸浆时间,减少纱的伸长。设置适宜的上浆工艺参数。后上蜡 0.22% ,回潮率 0.75% ,浆纱增强率为 35.4% ,浆纱好轴率 88.77% ,粘度7-9s,上浆 11.7% 浆纱增强率为 35.1% ,浆纱好轴率 88.76% ,具体操作中,与上浆作业要求相结合,适当调整参数数值。

织物具有较大的密度,在浆纱工序开展过程中,要求保证经纱具有减磨、保伸、光泽性强的特征,进一步保证回潮、伸长、上浆、经纱排列及卷绕作业的均匀性。浆纱工序开展的重要环节与要求为张力的均匀性,对此在工序设计中进行相应调整,上浆作业中优化被覆,优化浆料运用,常见的材料有 pVa-1799 与pVa-205MB,在作业完成之后保证浆膜耐磨坚韧、强度大,延伸大,弹性较强,能够符合具体工艺需求[3]。

3.4 织造工序特征

织造作业选择喷气织机,若作业时上机张力过小,容易降低开口清晰度,不利于保证产品下机产品质量。为了保证生产性能,要求不断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主喷气压 0.35-0.40Mpa,后梁高度为 25-32MM,织机速度 460r/Min,辅喷气压 0.42-0.48Mpa ,停经架高度为 25-37MM。为了规避作业过程中纱线细、邻纱相互粘连、开口不清晰等问题,要求保证作业过程中分纱均匀,不断提升梭口清晰度,保证上机张力适宜,避免由于张力过大降低织机生产效率。穿筘采用钢筘,选择厚度适宜的经片,提升梭口清晰度与布面平整度。

4.结语

将棉纤维、牛奶纤维、细旦粘胶纤维混合之后得到的纤维面料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织物表面较为光滑细腻,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通过染整加工处理之后,服装穿着舒适,在高档服装面料中被广泛运用,要求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晓霞. 天然植物精油粘胶纤维提萃取技术及性能测试 [J]. 粘接,2022,49(10):131-135.

[2]王玉昆,徐鑫,徐勋达,潘威.络合铁法处理粘胶纤维尾气中脱硫液提盐装置的应用[J].清洗世界,2022,38(06):12-14.

[3]熊永辉,王冬,杜长森,付少海.二硫代焦磷酸酯水性分散体系的制备及其在阻燃粘胶纤维中的应用[J].纺织学报,2022,43(07):22-28.

作者简介:李康意(1991.6-)男,河南省沁阳市,汉族,助理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 :粘胶人丝织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