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要点

作者

王龙震

身份证号:370983198806151896

1.引言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下,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升,风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生态与美观的关键构成,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还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然而,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与景观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其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要点,对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具有紧迫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

2.1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养护管理,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良好的质量控制能够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实施,保证景观效果的完美呈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高质量的风景园林工程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面临的问题

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园林知识和技能,对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理解不透彻,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另一方面,施工材料质量难以保证,市场上园林材料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劣质材料,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此外,施工管理不到位、设计变更频繁、后期养护不及时等因素也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2.3 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当下,部分风景园林工程在质量控制方面体系漏洞明显。质量管理制度存在缺失,责任界定模糊,使得施工过程中各环节责任主体不明,工作易出现推诿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与检查机制,对施工质量的把控过度依赖施工人员自觉,质量稳定性大打折扣。而且,质量验收标准不够精准细致,验收时主观判断因素过多,随意性大,致使一些潜在质量问题难以被及时察觉并处理,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场地的勘察、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工作。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必须对其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设计错误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场地的勘察要全面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科学合理,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标准等,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控。在土方工程施工中,要控制好地形标高和坡度,确保地形平整、排水顺畅;在植物栽植过程中,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严格按照栽植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栽植深度和间距合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园林建筑和小品施工中,要注重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和小品的结构安全和外观美观。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避免施工垃圾和杂物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3.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最后一道关卡,是对工程质量的全面检验。要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分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验收内容包括植物的成活率、景观效果、园林建筑和小品的质量、灌溉系统的运行情况等。在验收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同时,要做好验收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为工程的后期养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3.4 后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风景园林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植物在栽植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后期养护能够为植物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养护工作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同时,要定期对园林建筑和小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外观整洁。

4.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

4.1 地形塑造技术

地形作为风景园林工程的根基,对景观营造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合理的地形塑造,可构建出层次丰富、变化多样的空间,增强景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实际操作时,需严格依照设计意图,充分考量场地原有的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状况,灵活运用挖、填、堆等手段改造地形。尤其要精准把控地形坡度,规划好排水走向,防止积水破坏景观。此外,还应注重地形表面的平整度,确保各区域自然衔接、过渡流畅,让地形完美融入周边环境,营造和谐美观的园林景观。

4.2 植物栽植技术

植物是风景园林工程的主体,植物栽植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在植物栽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和消毒,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要求,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和栽植位置,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栽植时,要注意栽植深度和间距,避免过深或过浅影响植物生长。栽植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进行适当的支撑和固定,防止植物倒伏。

4.3 灌溉系统安装技术

灌溉系统是保证植物水分供应的重要设施,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在灌溉系统安装前,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场地的地形条件,合理设计灌溉系统的布局和管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和喷头安装,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渗漏现象。安装完成后,要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检查灌溉系统的运行效果,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得到均匀的水分供应。

4.4 园林建筑和小品施工技术

园林建筑和小品是风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景观内容,提升景观品质。在园林建筑和小品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要选用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和小品的结构安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注重建筑和小品的细部处理,使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体现出园林的艺术美感。

5.总结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把控与技术运用,是保障工程品质的核心要素。强化施工各环节,从前期筹备、过程实施到竣工验收与后期养护,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可有效规避质量隐患,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精准掌握地形塑造、植物栽植等关键技术,能为工程推进筑牢技术根基。施工单位需持续提升施工队伍素养,健全质量管控体系,强化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如此,方能打造高品质风景园林工程,助力城市生态优化与居民生活品质升级。展望未来,科技发展与人对生态需求的变化,将推动相关质量控制与技术要点持续革新,园林工作者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俊 祺. 风 景园林 工程 施工 过程中 的管 理要点 探究 [J]. 花卉,2024(8):49-51

[2]秦岩.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常见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7):218-220

[3] 王丽 娜. 风 景园林 工程 施工 质量控 制策 略探讨 [J]. 现代园艺,2020,43(24):196-197

[4] 钟恒东. 风景园林施工中技术优化和质量控制的措施[J]. 花卉,2024(10):76-78

[5]鲍德方,管斐.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筑与装饰,2024(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