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施工图纸绘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作者

金起浩

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一、建筑施工图纸的常见绘制方法

1.传统手工绘制方法

绘图笔与绘图板属于传统手工绘制工具,绘图时要依据建筑设计规范和比例要求来绘制图纸,像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基本图纸需要绘图人员手工测量、勾勒线条、标注文字才能完成,并且绘图人员要有扎实的手工绘图技能与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准确把握建筑各部分的尺寸关系与结构细节,小型简单工程会用到手工绘制,其绘图灵活、修改调整方便,但效率低、人为操作易有误差,满足不了大型复杂工程的绘制需求。

2.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方法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现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图纸绘制的主流方法,其可凭借数字化绘图工具精确绘制建筑图形、进行尺寸标注并添加文字说明,绘图人员借助其图层功能分层绘制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不同专业内容以方便单独编辑与整体协调,该软件绘图精度高、修改便捷,能够快速生成标准构件和重复图形从而大幅提高绘图效率,还具备数据存储和共享功能,这对图纸归档管理和多方协同使用很有利,在各类建筑工程图纸绘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三维建模绘制方法

三维建模技术的核心是 BIM(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建筑三维数字模型可生成施工图纸,由于三维建模不同于传统二维绘制,其先构建包含建筑几何信息、材料属性、施工工艺等参数的立体模型,再根据需求自动生成各视角的平面图纸和剖面图,从而实现图纸参数化设计,且模型里任何一个参数修改,相关图纸都会自动关联以确保图纸信息一致,三维建模支持多专业协同绘图,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能在同一个模型里工作,能及时发现专业间的冲突问题,使得复杂建筑工程绘制方式更直观高效。

二、建筑施工图纸绘制存在的问题

1. 绘制规范性不足

部分施工图纸绘制不规范,违反国家建筑制图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如线条粗细不统一、虚线和实线等线型使用混乱、图形表达模糊,且尺寸标注要么不完整要么位置不合理,关键部位缺少必要尺寸数据或者重复标注使人混淆,文字说明简略,材料型号、施工要求等重要信息表述不清,部分绘图人员还随意简化绘图步骤,图纸编号、比例、图例等要素未按规定设置,这些都致使图纸缺乏系统性和可读性,施工人员更难以理解。

2. 信息缺失与误差问题

图纸信息缺失是常见的质量隐患,主要体现为细节构造标注不全,如节点连接方式、预埋件位置等关键信息均未明确标注,导致施工没有依据,且专业图纸间信息不一致,如建筑图和结构图在标高、尺寸方面存在矛盾,给排水与电气管线布置相冲突,隐蔽工程部位的图纸说明不详细,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未细致标注,并且绘图时计算误差和操作失误也常发生,如尺寸计算出错、比例换算有偏差,若这些误差没有及时发现,施工尺寸就会出现偏差,工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3. 专业协同衔接不畅

建筑、结构、机电等诸多专业的内容都被涵盖于建筑施工图纸之中,但各专业绘图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各自为政,都是各画各的,专业间协同性差,且在设计变更时相关专业图纸没有及时更新、专业图纸会审流于形式,导致专业接口部位信息出现断层、部分图纸内容滞后、像管线布置与结构梁碰撞和设备安装空间不足这类专业间的冲突问题排查不够深入,这些因协同不畅而产生的图纸问题到施工阶段才暴露出来,常造成返工和工期延误。

三、提升建筑施工图纸绘制质量的对策

1. 强化绘制规范执行

国家建筑制图标准和行业规范必须严格执行并且企业内部要制定绘图细则,明确图纸线型、标注、图例等基本要求以统一绘图风格。绘图人员的规范培训要加强,定期组织学习《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等相关规范以确保绘图过程符合标准要求。要建立图纸绘制模板库,将常用的图纸格式、标注样式、图例符号等制成标准模板以便绘图时直接调用从而保证图纸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要严格把控图纸完整性,每张图纸都必须包含编号、比例、日期、设计人等基本信息并且关键部位必须有详细的节点详图和文字说明。

2. 完善审核与校对机制

绘图人员自校之后建立起三级审核制度,由专业组长开展二审、总工程师做终审,以此层层把关图纸质量。审核着重关注尺寸标注是否准确、专业信息是否一致以及构造说明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修改,并且采用交叉校对的方式,安排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项目的绘图人员相互校对图纸,以第三方视角发现潜在问题,还引入信息化校对工具,借助 CAD 软件的校验功能检查尺寸标注错误、图层设置问题等,利用三维模型做碰撞检测,提前发现专业间的冲突隐患来提高校对效率与准确性。

3. 加强专业协同管理

多专业协同绘图机制得建立起来并且各专业的接口责任与沟通流程得明确,协同绘图软件平台被采用从而使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能在同一平台绘图且模型与数据信息得以共享以便于实时查看与修改,专业协调会要定期开让各专业绘图人员一起讨论图纸里的交叉问题并且形成会议纪要后及时更新到图纸中,设计变更联动机制得推行,任一专业有设计变更就得通知相关专业同步修改图纸且做好变更记录以确保各专业图纸信息同步更新避免矛盾出现。

4. 增强图纸的实操性

绘图之前,要深入施工现场做调研,把工程地质、周边环境、施工条件等实际信息收集起来以保证图纸设计与现场实际相符,并且要加强绘图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邀请施工人员参与到图纸绘制前期的讨论当中以听取施工方对于图纸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在绘制新材料、新工艺的图纸时,要组织技术交底会,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和施工专家提供专业支持以明确图纸中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还要在图纸里增加施工说明专篇,详细阐述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来提升图纸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 提升绘图人员专业能力

绘图人员的专业培训得加强,要制定涵盖建筑设计原理、施工工艺、绘图软件操作等内容的系统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技能考核;应鼓励绘图人员参与施工现场实践以深入知晓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将实践经验融入到图纸绘制里来增强图纸的实用性;要建立绘图人员绩效考核机制,把图纸质量、审核通过率等指标归入考核体系以激励绘图人员提升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水平;组建一个技术交流平台,促进绘图人员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探讨,共同提升绘图能力。

结束语

建筑工程能否顺利实施与建筑施工图纸绘制质量直接挂钩,现在绘图方法已从传统手工绘图发展到计算机辅助绘图和三维建模绘图,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规范性不够、信息有缺失、协同不顺畅、脱离实际等,强化规范执行、完善审核机制、加强专业协同、增强实操性、提升人员能力就能有效提高图纸绘制质量,施工图纸质量高就能给施工准确指导,工程变更和返工就会减少,成本风险也会降低,以后要进一步推广三维建模和 BIM技术的应用,推动绘图技术智能化发展,构建更高效精准的施工图纸绘制体系,给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谢胜.基于专业设计建筑施工图的理念掌握图纸设计的关键点[J].居业,2024,(11):97-99.

[2]岳元元,肖毅,黄鹰.智能 BIM 在绘制建筑施工图应用中的思考[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7):71-74.DOI:10.13655/j.cnki.ibci.2023.07.021.

[3]宣可.建筑施工图纸绘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6):251-252.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19.06.115.